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机械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从拉萨豆制品小作坊变化看西藏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日期:2007-12-07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441    

    “要是不把这些小作坊整治好,我就不吃豆腐了!”

    这9月14日,在刚刚开始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时,拉萨市质监局质监科科长赵海燕在初查拉萨某豆制品小作坊一条街后,对随行的记者们说的一句话。这些小作坊卫生环境恶劣,一靠近就酸臭冲鼻,做出来的东西怎么能保证质量安全?

    两个月的时间很快过去了。到11月15日,当记者们再随着质监人员突击检查这些小作坊时,巨大的变化让人眼前一亮。肮脏的锅碗瓢盆,换成了小型豆腐生产流水线;油脂麻花的便装,换成了整洁统一的工作服;随处堆积的原料、废弃物和制成品,换成了井然有序的各个工区。就是那股曾让人三天吃不下饭的酸臭味,也已经变成了豆花的清香。

    一位作坊主乐呵呵地说:“我们做豆腐的过去都不敢吃豆腐。现在好了,质监帮我们整治成这样,我们自己做的豆腐自己也敢吃了!”

    仅仅两个月的时间,这“豆腐变形”是怎么来的?

    专项整治之初,针对小作坊问题突出的情况,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张庆黎和自治区主席向巴平措都曾就加强监管作出指示。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马相村结合自治区领导的指示精神,给出这样的整治思路:依照安全、便民、稳定三个原则,一手加强监管,一手加大帮扶,借势专项整治行动,使豆制品的质量安全打个翻身仗。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这些小作坊大都没有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属于应坚决取缔之列。但拉萨市场上80%以上豆腐都是这里生产供应的,如果全部取缔,市场供给会出现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在西藏,稳定和民族团结是重中之重,而小作坊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如果“一刀切”,有可能会产生社会不稳定因素。

    为了稳定大局,为了给市民提供质量安全可靠的豆制品,拉萨市质监局局长郑雪红亲自带队对这些小作坊逐个地进行整改、帮扶。

    质监执法人员第一次到小作坊进行面对面的整改帮扶时,作坊主总是说没有资金进行改造。执法人员说,按规定你现在是要被罚款的,但罚款我们不拿走,而是全部用于你自己进行生产环境、卫生方面的整改,这也花不了多少钱。

    这一招还真管用,作坊主全部答应进行整改。整改过程中,质监人员不仅指导豆腐生产流水线应该怎样规范,墙面粉刷有什么要求,生产与生活区如何区分,而且还手把手地教他们施工,帮他们干一些技术活。

    为了督促整改进度,9月份,拉萨市质监局的执法人员和技术人员基本上每两天就要下一次小作坊,进行现场指导。有的同志甚至下班之后,还要到自己负责的区域去转上一圈,随时帮助作坊主解决施工改造中遇到的问题。

    “西藏情况特殊,专项整治的重点是帮扶规范。但是对那些丧尽天良,屡查屡犯,后果严重的违法行为,我们也从来没有手软过!”自治区质监局局长马相村说。如拉萨市质监局接连端掉了两个地沟油加工窝点,还对屡教不改、抗拒整改的个别小作坊坚决取缔。

    帮助大多数,狠打极少数。就这样,两个月过去了,在拉萨市质监局的帮扶整治下,豆腐加工作坊焕然一新,拿到了营业执照,办了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拉萨市市长、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宋义务在带队检查专项整治时,对拉萨市质监局的这种整治办法大家赞扬。拉萨市民说:“现在豆腐才变香了,我们可以放心吃了!”而很多作坊主则有了新的盘算,明年开春后,几家整合起来,做成正规企业,把豆腐卖到超市去!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