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没有治疗效果——在2008年上海市食药监管局新的工作重点中,保健食品被单列出来,成为重点监管对象。监管部门昨天告诉记者,目前假借诊断之名推销保健品的行为时有发生,推销人员往往宣称保健品能起到和药品一样的治疗作用。
由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稽查大队主持的一项《保健食品中添加化学药品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显示,保健品内添加药物的现象十分严重,特别是市场上的壮阳类、减肥类、降糖、降压、降脂类等保健品,随意添加药物或药物衍生物等问题相对集中。而中国保健协会对2025家企业2951个保健食品进行的大调查更是证明,超过总量四分之一的保健食品为假冒产品,且主要问题集中在保健食品中添加化学药品、假冒保健品批准文号、擅自篡改说明书、标签以及虚假广告等。
保健食品里添加药品主要出现在减肥、调节血糖以及抗疲劳产品中;所添加的药品大多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的处方药。如在减肥产品中加入“西布曲明”,该药能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和有中风史的病人有很大危险性;在抗疲劳产品中加入“枸橼酸西地那非”,该药可能导致男性缺血性视神经疲劳甚至永久性失明等。
新年第一个工作日,市食药监局明确表示,今年要加大对保健食品的监督抽检力度,重点对涉嫌违禁添加药物的保健食品和有害人体健康的化妆品实施监督抽检,对减肥降糖类、抗疲劳类、免疫调节类等保健食品进行抽样检验,并及时公布抽检结果,对问题产品及其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严肃查处和公开曝光。
对于保健食品的生产厂家,监管部门将施行动态监管,实施生产过程全面记录管理,以重点打击违法添加药物、禁用物质以及超量使用限用物质行为。此外,本市还将重点整治和规范凯旋门、福佑路保健品市场经营秩序。运用特殊手段,严厉查处地下加工、贩运、销售违禁保健食品行为。加强与工商部门协作,检查和监测违法广告,严查夸大功效等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开展以特殊用途化妆品和特定保健食品为重点的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打击违法添加药物、禁用物质以及超量使用限用物质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