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牛奶涨价已成定局,百姓纷纷叫苦的客观现实之下,物价部门仅仅以"并未接到调价申请和备案"的理由,以这样一幅"懒洋洋"的口气、如此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超脱"心态和"守株待兔"般的消极被动治理状态来直面民生,确实需要莫大的"勇气"。
“从2月份开始,牛奶要涨价了,每瓶定价涨2毛钱!”1月17日,南京市民刘先生一大早就被送奶工告知了涨价消息。而昆山、南通以及上海武汉长春等地牛奶价格也纷纷上涨,涉及卫岗、光明、蒙牛等品牌,涨价幅度最高的超过了36%。江苏省市物价部门称,并未接到调价申请或备案。(1月18日《现代快报》)
涨价幅度最高超过36%,如此幅度之高的物价飞涨对于民生的“盘剥”自不必多言。这可能不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很可能是一捆重重的钢筋。不管谁是这次涨价的受益者,百姓是涨价的最直接承受者却是确定无疑的。生活必需品再次涨价风潮,这又是对公共管理品质的一次考验。如果公共管理部门依然抱着“对生活影响不大”这种自欺欺人的心态而难以“铁腕治涨”,那么其必将失信于民。
报道中的一句话其实很值得玩味,这也是对公共管理品质的最直接折射。“江苏省市物价部门称,并未接到调价申请或备案”。在牛奶涨价已成定局,百姓纷纷叫苦的客观现实之下,物价部门仅仅以“并未接到调价申请和备案”的理由,以这样一幅“懒洋洋”的口气、如此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超脱”心态和“守株待兔”般的消极被动治理状态来直面民生,确实需要莫大的“勇气”。
作为监管部门,尤其是在当前CPI面临巨大压力,市场上价格违法违规行为越来越突出,已经严重扰乱市场价格秩序,扰乱企业经营秩序,影响人民生活和消费环境的背景之下,这种消极被动的治理状态,着实令人失望。早在基本生活消费品提价备案制度实施伊始,坊间就担心这一制度的意义能有多大。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1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刚刚公布了《关于对部分重要商品及服务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的实施办法》,即日起公共管理部门将对粮食制品、食用植物油、猪肉和牛羊肉及其制品、牛奶、鸡蛋、液化石油气等重要商品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这种临时价格干预政策,不可谓不是对于物价上涨的一个“杀手锏”。但是再好的“杀手锏”,如果公共管理部门只是揣在口袋里,而不能通过积极的治理姿态应对涨价行为,那么这个“杀手锏”也不过是只“纸老虎”。
公共治理尤其是遏制物价上涨乱象,是政府和公共管理部门一个自上而下的主动性行为,他们理应通过强制性的国家权力、发布并实施各类正式的法规政策,诸如备案制度、临时价格干预手段等来管理公共事务,从而最终实现公共利益,而不是消极被动、守株待兔般坐等涨价商家来“申请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