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价格大幅上升,利润直线下降,对企业来说没有比这更坏的消息了,方便面行业现在所面对的就是这样残酷的现实。
近半年来,棕榈油和面粉等原材料价格大涨。面对巨大成本压力,方便面企业纷纷“喊疼”,不过,却少有企业主动大幅提高产品终端价格。事实上,原材料价格大涨正成为行业巨头们加速行业洗牌的好机会,因为平时相对弱小却非常灵活的竞争对手变得更好对付。
成本上升
“今年棕榈油和面粉价格上涨很快,”28日下午,今麦郎集团新闻发言人侯先生对《第一财经日报》说,“棕榈油采购价格去年同期为每吨4000元左右,而现在已是7000多元;面粉价格去年同期每公斤2元,现在是2.16~2.2元之间。”
同时上升的原材料还有肉和辣椒等辅料,可上升最快的还是棕榈油。
2006年11月,棕榈油价格就开始上涨,2007年初达到每吨5000元。“2007年春节后的几个月里棕榈油价格不断上升,”金光集团AFP一位中层领导对记者说,目前AFP生产的棕榈油占全球总产量9%左右,“在内陆省份,由于交通成本较高,棕榈油价格甚至接近每吨8000元。”他说,棕榈油价格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石油价格的居高不下,“棕榈油可用于制造生化柴油”,近期,可用于制造生物燃料的玉米价格也已大幅上涨。
“原材料价格上涨让今麦郎综合成本增加约10%”,侯先生指出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让方便面行业雪上加霜。“方便面行业利润非常薄”,行业资深人士任立表示,“利润高的能达到5%,平均水平在2%~3%。”
价格依旧
方便面企业如何度过这场“寒冬”?
“挖掘内部潜力,消化上升的成本”,侯先生给出了今麦郎的方法。行业专家认为,与中小企业相比,行业巨头消化成本压力的渠道更多,也更有效。据公开资料,为了化解成本压力,康师傅决定暂停全国一些二线城市低端产品的生产线,包括兰州、唐山等城市。更多的方便面品牌则选择在没有降低价格的情况下,开始对产品“减重”。
“今年方便面行业的营销攻势也有收缩,”营销专家冯启说,“今年考察天津、河北市场,发现某巨头扔出广告后,其他巨头并没有积极应战,与往年很不一样。”
显然,这些都是常用的“过冬招数”。奇怪的是,“还很少有行业巨头们采用提高产品价格的方法缓解压力”,国内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二线军团营销总监说。
方便面成本上升并非新鲜事,经过几年的平稳发展,从2003年9月开始了第一波原材料价格上升,相同情况又出现在2004年7月和2005年8月。在前几轮成本上升过程中,很多方便面企业都提高价格以缓解压力,其中包括各行业巨头,甚至很多针对农村市场的中低档产品都由0.5元涨到0.7元。
目前,尽管有巨头表示正在研究涨价问题,但行业三巨头康师傅、今麦郎、统一都表示,2007年春节后都没有提高产品价格。“我们价格虽略有调整,但在渠道上已经消化,并没有反映到终端价格上。”一家方便面巨头高层表示。
清扫市场
所有这些并不是问题的全部。成本大幅上涨,成为方便面巨头市场重新洗牌和提高品牌的集中度的好机会。
与行业巨头相比,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要低很多,忍痛维持同等价格水平会让中小企业受到更大的损失,在与行业巨头的竞争中会处于更加不利的境地。“最近几年的原材料涨价时,巨头们其实都抱着这样的想法。”任立表示。任立曾是某知名方便面企业高管,他所言的“想法”是指方便面的行业巨头们希望“自损八千,折敌一万”,借机清理行业弱小者。
据粗略统计,目前康师傅、今麦郎、统一等前五家企业占据市场约80%左右份额,其中康师傅约占有33%~35%份额,今麦郎约占有28%左右,统一占26%左右。行业前三占据主导地位的格局并没有给方便面市场带来安定,不仅三巨头之间杀伐不断,白象等二线集团军在细分市场内称王,也有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的愿望。
根据方便面营销专家艾春明的观察,近几年行业增长步伐虽然在放缓,但巨头们的产能却急速扩张。
任立透露:“之前各巨头曾协商集体上调产品价格,但却没有企业真正执行。”方便面行业竞争激烈,在行业普遍不提价情况下,独自提价将意味着市场份额下滑。
原材料涨价带来的负面影响将在下半年进一步加剧。“将会有不少小企业在这轮涨价中死去,”艾春明预测,“价格在0.5元的70克左右的方便面市场将会缩减甚至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