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向社会全文公布、广泛征求意见的首部法律草案,我国《食品安全法》草案的意见征求获得市民高度关注。据本市“市民信箱”披露的网上抽样调查结果,共有4168位市民参与此次调查。逾九成市民希望加大处罚力度以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并期待新法能进一步改善目前的食品安全状况。
这份法律草案规定,食品违法经营最高可处以货值金额20倍的罚款;食品经营者以假充真或销售不安全食品,除赔偿消费者损失外,消费者还可要求其支付价款10倍的赔偿金———这些罚则受到市民普遍欢迎。调查表明,对于“什么是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最有效做法”,市民的首选是“对出现不安全食品的生产加工、经营企业加大处罚力度”,选择比例达91%。其次是“政府部门加强检验检疫”,比例为83%。其余依次是:严格立法(73%)、曝光典型案件(64%)、倡导生产经营者诚信和行业自律(50%)、普及科学消费知识及开展消费者教育(48%)。
近年来,我国已逐步建立起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但在食品流通领域的各环节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受调查市民对“生产加工环节”最不放心,这一比例约有七成。市民对其余环节的担心程度则较低,分别是种植养殖环节(13%),批发零售环节(11%),以及餐饮消费环节(6%)。
从食品安全消费的习惯看,超市仍是市民购买食品的首选,比率高达97%。排在其次的消费场所为农贸市场(60%)、便利店(38%)。而批发市场(10%)以及马路市场(8%)的信赖度则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