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机械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粮食安全的中国救赎:我国有能力保证粮食安全

   日期:2008-06-03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203    

    高达13亿人口的中国由于对粮食的巨大需求历来成为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14年前,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发表专著《谁来养活中国》,质疑21世纪初中国的粮食安全;如今,在全球出现粮价猛涨甚至产生“粮荒”的背景下,又有人再一次将矛头对准了中国。一个十分严峻的诘问就是,在粮食需求全球性放大和粮价高企以及各国扎紧粮食出口口袋的国际环境中,仍然没有扔掉进口拐杖的中国能否保证自己的粮食安全。

    答案无疑是肯定的!

    的确,中国粮食消费生态中未来还会表现出明显的进口成分。美国农业部预计,在未来4~5年内,中国将成为一个玉米净进口国,未来10年中,中国净进口玉米数量将增加到200万~300万蒲式耳。美国农业部还预测,2007/2008年度,中国大豆进口将会达到创纪录的3400万吨,预计未来10年进口数量将超过5000万吨。不仅如此,我国粮食需求占世界粮食需求总量达18.5%,而且过去10年我国粮食缺口占总需求的0.9%,比世界同期高0.7%。同时,2030年我国人口将达到15亿,即使保持现有的人均需求不变,粮食产量需要每年增长0.5%~0.7%才能养活这些人口。正是基于如此严峻的形势,如今中国政府对于粮食安全重要性的认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实行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划下18亿亩耕地的红线,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保护农业、农民与粮食生产的系列倾斜性政策纷纷出台:

    ——减免农业税。至2007年年末,农业税、牧业税和特产税告别历史舞台,仅此项开支,中央财政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335亿元。

    ——建立农业补贴制度。特别是2008年,中央财政在预算安排“三农”投入5625亿元人民币并且比上年增加1307亿元的基础上,又增加投入252.5亿元人民币,且主要用于直接补贴农民,包括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等。

    ——连续实施粮食的最低保护价收购。仅今年截至目前,国家已经先后两次提高了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两次累计稻谷最低收购价提高9%~10%,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提高4%~7%。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过去四年粮食连续丰收的基础上,中国的粮食产需缺口从2003年的超过1000亿斤缩小到300亿斤以内。对于2008年的粮食产量,国家粮食局预测将保持在1万亿斤左右。

    粮食产量的持续增加有效充实了国家的粮食战略储备。目前,中国的粮食储备在1.5亿~2亿吨。如果按照2亿吨计算,中国的粮食库存消费比就高达40%。由于粮食储备充足,我国粮食的对外依存度一直处于较低水平,粮食自给率多年保持在95%以上,远远超过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提出的17%~18%的粮食安全线。不仅如此,为了稳定市场价格,过去两年中,国家粮食局通过拍卖的最低收购价粮食超过了1000亿斤。

    在大米、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品种中,60%以上依赖进口的大豆似乎历来是他人诟病中国的借口。但是全面地分析,这种单一的进口品种并不能构成对中国粮食健康生态的否定。资料显示,除大豆以外,中国的谷物不仅进口量减少,出口量增加,而且已经成为谷物净出口国。2006年中国出口谷物645万吨,进口360万吨,全年净出口285万吨;2007年中国出口谷物991.2万吨,进口只有155.7万吨,净出口835.4万吨。仅2008年1月~2月,中国谷物出口数量就累计达66万吨。

    充足的粮源和灵活的吞吐能力保证了中国粮食市场的稳定。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一季度经济数据也显示,国内粮价近期处于高位运行阶段。第一季度,全国农产品生产价格同比上涨25.5%,其中小麦上涨8.7%,稻谷上涨3.5%,玉米上涨8.9%,大豆上涨36.5%。而同期国际市场四种产品价格分别上升42.8%、120.9%、29.0%和80.8%。中国粮食产品的价格增幅均远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增幅。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全球粮食市场中,中国能够实现粮价的稳定就足以说明其自身充足的粮食供给能力和调控市场的政策水平。中国确保本国粮食消费安全自然也就不容置疑。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