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健康时报进行了中国网民整体保健状况调查,调查着重于人们的保健意识状况、对保健产品的认知状况、对保健信息传播渠道的认知度等方面。
调查顾问:中国保健协会副会长 吴大真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授 黄建始
调查人数:42718人
调查时间:1个月调查结果分析:五成人选择
错误的绿色标志
保健食品种类很多,对于保健食品的安全性的辨别就显得非常重要。学会看保健食品图形标志是一个最起码的常识。
调查结果显示,有25.84%的人选择蓝色标志,而有48.78%的人选择了绿色标志。当被问到目前保健食品由哪个国家机构审批的问题时,有近七成的网民能够做出正确回答,不知道和做出错误选择的网民占总数的31.34%。
专家讲解:只有25.84%的人选择蓝色标志,说明大家对合格保健食品的鉴别能力不高。凡声称具有保健功能的食品必须经相关部门审查确认、审批,对审查合格的保健食品发给《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外包装上有国家保健食品标志——业内称“淡蓝色牛头标志”,这是确定一个保健食品是否合格安全的最基本条件。
此外,我们还要看成分标签和说明书。有些不合格的保健食品,因为伪造蓝色小标属于违法行为,就制造一个其他颜色的标识,其中最常用的就是绿色,利用了人们追求绿色、健康的心理。48.78%的人选择了绿色标志就是被这样的心理所左右了。
八成人错误认为
保健品有副作用
八成以上的消费者认为保健品有副作用,其中16.83%的消费者认为绝大部分保健品都有副作用,60.5%的消费者认为部分保健品有副作用。有15.89%的消费者觉得保健品没什么副作用。6.36%的消费者则表示自己不太清楚。
专家讲解:说保健食品有副作用这完全是错误的,只有药物会出现一些副作用,而这些副作用还是在体质限制或者是错误用药的前提下产生的。保健食品首先是一种食品,不存在副作用一说。作为食品,第一就是安全,第二才是具备一些辅助的功效。可以这样说,只要是国家批准生产的正规保健食品,在正常的情况下食用,是不会出现副作用的,多数的消费者还是多虑了。
大多数消费者
支持国产保健品
网友对保健产品的选择呈现出明显的倾向性,有47.72%的网民推崇国内品牌,10.07%的网民用国外品牌,两者都用的人群比例为30.83%,11.38%的网民不用保健品。
专家讲解:购买保健产品支持国货的做法是正确的。
拿保健食品来说,国内的保健食品在购买前可以查阅得到相关批准文号,非常直观。进口保健食品能取得正规进字号的产品并不多,很多通过非法的渠道进入,没有保障。
保健食品热度
高于保健器械
目前市面上的保健产品主要有保健食品、保健用品、保健器械等三种类型。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保健用品主要是保健日用品,例如保健牙膏、保健牙刷、保健内衣、保健枕等;而保健器械则是指具有预防、诊断、治疗等作用的医疗器械,如血压计、血糖仪、按摩器等。
67.65%的调查对象青睐保健食品,超过五成的调查对象对保健用品感兴趣,保健器械受欢迎程度比例为34.36%。
专家讲解:市场反映基本能体现客观现实。目前,保健食品行业制度更加健全,审批更加严格,产品也更加安全可靠。但保健器械则有一些鱼目混珠的情况发生,市场情况比较复杂。保健器械不归于医疗器械,而又具有医疗器械的某些特征,因此,具体的标准很难界定,不能像保健食品一样有明确的指标进行量化评判。因此安全系数也略低一些,消费者能感受到这一点,因此对保健器械的认可度就低一些,制定保健器械的标准是相关监管部门下一步要做的重点。
保健品广告
消费者喜电视厌广播
保健品广告可信度的高低与传播方式有很大关系。通过电视媒介发布的保健产品广告可信度最高,达到了35.24%;报纸杂志的可信度为14.49%;广播可信度偏低,仅占3.44%,调查中,32.35%的调查对象认为上述的媒介均不可信。
专家讲解:老百姓喜欢看得见摸得着的效果,电视媒体在这方面占有优势,也很容易获得认可。32.35%的调查对象认为上述的媒介均不可信是非常有趣的一个现象。
这一方面反映了目前我国保健品广告的过多过滥状况,另一方面也表明,要提高保健产品的可信度,除了选择合适的传播方式外,提高保健品产品的质量才是根本。
一成消费者
能辨别虚假宣传
消费者知道哪些是保健产品违法广告吗?有12.33%的调查对象表示清楚,20.21%的人完全不清楚,更多的人介于清楚与不清楚之间。
专家讲解:辨别虚假宣传是消费者保护自己不被欺骗的重要武器,有一些基本的违法广告辨别准则:
一是未经卫生部审查批准,而以保健食品名义经营的;
二是保健食品的名称、标签、说明书未按照核准内容使用,有的违规宣传疗效,标签或说明书上印着“缓冲……症状”、“适用于……疾病”等字样;有的则随意宣传功效,标榜能“滋阴壮阳、调理气血”等;
三是索证不齐,部分经营单位未索取《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复印件和产品检验合格证。
此外,下列行为均属违法表现:使用医药科研单位、医生、患者的名义作证明;出现治愈率、有效率以及其他不科学的断言和保证;出现有奖销售、馈赠等违法促销内容;违法发布治疗肿瘤药品的广告等。其它调查结果: 对于保健,68.11%的消费者认为“日常保健”是保证健康的最佳途径,23.46%的消费者选择“有病就治”,8.43%的消费者选择“定期体检”。
消费方面,59.46%的人每月花200元左右用于保健产品的开支。15.86%的消费者花200~500元,花500~1000元、1000元以上的消费者比例分别为5.44%、0.52%。
保健知识积累方面,36.03%的消费者会通过定期看健康书报、网页或节目来积累健康养生保健知识,49.18%的消费者偶尔关注,12.99%的消费者会在有健康需求时查询相关信息,仅1.80%的消费者从来没有注意过。
参加健康教育培训积极性方面:49.36%的消费者表示只要有益,一定去,45.38%的消费者稍显犹豫,5.26%的消费者认为保健教育没必要。
市场认可方面:31.65%的消费者认为保健产品市场非常混乱,54.51%的消费者认为“稍有改善”,13.63%的消费者认为“大有改善”,0.21%的消费者认为“非常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