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奶业大省黑龙江调查发现,由于奶农与乳品加工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价格传导、风险共担、市场监督机制,奶业发展出现了企业提高原料奶收购价,奶业扩张;企业降价,奶业萎缩的企业控制牛奶产业怪圈,使奶业一度陷入奶农低效、奶业发展低速、奶牛养殖高风险的困局。专家认为,奶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应是政府、奶农、乳品企业、行业协会共同作用的结果,国家应尽快建立健全各项保障机制,使奶业各市场主体正确归位,避免奶业发展出现新波动。
市场错位,产业受制于企业
记者在双城市、肇东市、汤原县等奶业生产大市(县)调查发现,很多奶农与乳品加工企业没有签订购销合同,有些奶农虽然签订了合同,但合同由企业单方制定,对奶农的权益保护不足。肇东市畜牧局副局长许春波说,乳品加工企业制定的鲜奶收购标准过高,乳脂率、蛋白质等指标均高出国家标准。在产奶旺季,企业为了限制收购,随意提高标准,有时甚至以感观不合格为由拒收,给奶农造成经济损失。此外,企业收购鲜奶实施垄断经营,往往在企业掌控的奶源基地外高价收奶,在本地的鲜奶产区压低价格收奶,加剧了奶农与企业之间的矛盾。
据了解,乳品加工企业大多是基层政府的招商引资项目,是当地的纳税大户,很多地方政府是在财政不富裕的情况下,拿出大量资金进行奶源基地建设,因此地方政府在对乳品企业的规范监督中陷入“既不敢得罪企业,又想保护奶农收益和产业持续发展”的两难境地。由于没有政策支撑,奶业行业协会等民间组织在企业与奶农之间只能起到协调作用,缺乏有力的调控手段,企业经常越过协会降低收购价、提高收购标准、损害奶农利益。
调查发现,奶业发展长期以来呈现“企业一头独大”态势,乳品加工企业在原料奶的定价,鲜奶收购的检测标准确定,企业与奶农的利益关系中占有绝对优势地位。而奶农在奶业市场中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地方政府、奶业行业协会等对企业也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三大机制缺失衍生奶业怪圈
专家认为,原料奶价格形成的互动机制、奶业市场风险的共担机制、原料奶交易中的监督机制缺失,是产生奶业发展怪圈的主要原因。当前奶业发展虽然逐步走出低谷,步入全面恢复期,但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仍然存在,奶业抗风险能力仍需提高。
黑龙江省奶业协会秘书长吴和平说,当前奶业市场仍未确立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原料奶收购价格大多是乳品加工企业根据自身生产经营成本来确定,在价格谈判方面,分散经营的奶农几乎没有发言权。鲜奶作为特殊农产品,奶农无法长期保存,生产后必须尽快送到加工厂进行处理,否则就会坏掉,因此无论企业给出什么样的价格,奶农只能被动接受。记者调查发现,黑龙江省虽然要求各地成立价格协调委员会,由政府、加工企业、奶业协会、养殖户四方代表确定本区域内原料奶交易参考价格,但由于奶价协调委员会对企业没有监督制约职能,因此虽然价格协调委员会公布了原料奶交易的参考价格,但很多企业仍拒不执行。
专家认为,目前奶业产业链整合程度较低,奶农与乳品加工企业只是单纯的买卖关系,缺乏必要的利益联结机制。一些乳品加工企业不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在销售旺季靠提高奶价来获得奶源,在销售淡季,又随意压价或限收鲜奶,造成奶源在数量、质量和价格上波动。企业的这些行为既诱导奶农违反合同售奶,又诱使更多企业只顾眼前利益,不注重奶源基地建设。此外,奶源基地多数是地方政府和奶农投资建设,乳品加工企业投资较少或没有投资,在这种松散的利益联结机制下,一旦奶业终端产品价格低迷,乳品加工企业就会把市场风险转嫁给奶源基地和奶农,造成每次奶业波动,奶农利益都会受到损害。
健全保障机制促进奶业发展
吴和平等专家建议,在原料奶的价格形成机制上,应充分体现奶农利益,可参照其他农产品的保护价收购方式,由政府、协会等部门在综合测定原料奶成本的基础上,出台保护奶农收益的最低价格,并要求企业强制执行。各级政府也应加强对原料奶交易市场监管,建立独立第三方的原奶质量检测制度,实现原奶优质优价,保护奶农收益。
为加强乳品加工企业与奶农的利益联结,应由企业出资建立奶业发展风险基金,当奶业形势不乐观,奶农收益下降时,通过风险基金对奶农进行补贴。也可尝试由乳品加工企业以投资、入股的方式参与奶源基地建设,企业与奶农签订购销合同并严格执行,使企业与奶源基地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国家应出台相应保障措施,在规范乳品加工企业经营行为,充分发挥政府、奶农、行业协会等在奶业发展中作用基础上,促进奶业资源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