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葡萄酒市场正处于战国时代。”葡萄酒经销商张伟说。
从2005年1月1日起,我国已经开始下调葡萄酒进口关税。进口瓶装葡萄酒关税由43%降到14%,进口散装葡萄酒关税由43%下降到20%。人民币升值也降低了葡萄酒进口成本。葡萄酒大量涌进中国市场,蛋糕变大,竞争趋于激烈。
张伟认为,葡萄酒当前竞争层面依然停留在原始阶段:抢终端。酒商往往采取快速建立渠道控制力的策略,然后慢慢沉下来。
据张伟介绍,在中国市场,渠道资源是稀缺资源,并不是每一个经销商或厂家都具备的。特别是在一线城市,水很深,渠道就那么多,大部分控制在几个强势资源者手中。“当然你可以自己进入,但要付出很高的代价和风险。”张伟表示,现在很多进口葡萄酒商喜欢召开品酒会、推荐会,把会场布置得很漂亮,最后大家举杯相庆皆大欢喜。但这样的品酒会、推荐会往往是形式大于内容,却不适合作为新品上市的主要手段。对于已经具有知名度的品牌或者真正的高端品牌来说是可行的,但对于品牌知名度很低的商家而言,这种方法难以收到预期效果。“葡萄酒一般分为饮用葡萄酒和酒庄葡萄酒。”张伟介绍说,饮用葡萄酒是单一口味、标准工业化生产的葡萄酒,中国绝大多数是此类葡萄酒。国外拥有大量酒庄型葡萄酒,即用个性化的农产品、自己种植、自己酿造,口味个性化,品质较高、价格也偏高的产品。国外也有饮用葡萄酒,但大多是入门级葡萄酒。“如今更偏爱南非酒。”张伟表示,法国酒现在中国市场很混乱,他们有期酒的拼不过门道,做灌装勾兑的拼不过价格。如今,已经开始渐渐淡出法国酒代理的圈子,转向南非酒庄。“我认为,南非葡萄酒最大优势是其较高的性价比。”张伟认为,总想宣传进口葡萄酒的高贵、高雅、高价等等,这并不适合南非酒。“现在如果谁能想出精颖别致的促销手段,谁就赢了。”张伟同时表示,这些分析并不是针对所有的品牌,这也要看实际状况。经营进口葡萄酒没有固定不变的章法,但有一些市场规律可寻,有一些值得参考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