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张钰芸 报道
今年上半年,本市将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中心,及时发布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同时将食品安全工作体系下沉到街镇、村(居)委会等基层,开展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今年的总体目标提出: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主要食品安全检测合格率达95%左右,年集体性食物中毒事故报告发生率控制在6例/10万人口以下,努力成为全国食品最安全的城市之一。在今天上午召开的2012年上海市食品安全工作大会暨食品安全委员会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副市长、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沈晓明出席会议并讲话,并代表市政府与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及各区县政府签订2012年食品安全工作责任书。
本市食品安全形势依旧严峻
沈晓明在会上肯定本市2011年食品安全工作有突破,整体情况"好过预期".但他同时指出,制约和影响我市食品安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不能盲目乐观。
"本市食品安全还存在几个问题,第一是食品消费对外的依存度高,到目前为止,全市2300万人每年吃掉1000万吨食品,其中80%的粮食、70%的荤菜、50%的素菜都依靠外来,给我们从源头上保障食品安全带来很大困难。 "沈晓明表示,本市农产品和食品生产也存在集约化、组织化、规范化程度低。"十一五"期间,市郊70%左右的蔬菜生产面积仍是小规模生产,80%食品生产企业是规模以下企业,年销售额低于500万。 "农产品和食品产业'散'的特点,给监管带来难度。 "此外,企业诚信体系不完备、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决定了我市食品安全问题的长期性、复杂性。
沈晓明同时提到,规模化生产是解决食品问题的重要途径。 "五年以前最困扰我们的是豆制品小作坊,后来清美以规模化占领50%以上市场,目前本市八成豆制品来自规模化大企业,很大程度解决了小作坊的风险问题。豆芽也是如此。 "日前本市查处一家非法豆芽作坊,但市内仍有几千家的小作坊在生产豆芽,全市每天消费量达到300吨,根据有关部门的测算,只要有三家规范化企业就能满足市场需求,他希望区县有关部门能够拿出一些促进、优惠的政策来推动规模化生产。 "治'散'应该是今年的重要工作。 "
他提出,要全力以赴做到2012年的食品安全工作,认真落实"五个最严". "现行的法律法规不足以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造成足够威慑,因此我们要重典治乱,利用一切可用的法律资源严惩食品安全违法行为。 "同时加强监管合力和执行力,切实消除监管盲点,推进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和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
上半年建立风险监测评估中心
根据调查,上海市民最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中,蔬果农药残留超标、地沟油和病死禽畜肉居于前三位。为了让市民放心,在去年开通"12331"统一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电话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本市还将建立上海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中心,及时发布预警、警示等。
市食安委副主任、食安办主任阎祖强表示,本市将制定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及时发现食品安全风险。 "充分发挥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的作用,建立优先评估项目,特别是围绕突发食品安全事件、严重危害市民健康以及社会关注的热点开展应急检测和评估。 "这些评估成果将为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和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撑,同时有关部门将及时发布预警、警示等,扩大公众食品安全知情权、选择权和参与权。
农村市场和 "三小"行业成整治重点
在今年的工作重点中,以农村市场为代表的高风险场所成为整治重点,阎祖强指出,在严厉打击违规企业的同时,对于一些具有生产条件的小企业、小作坊要纳入规范管理中,全面推进"三小"行业的整顿规范。
作为今年食品安全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本市将开展农村食品市场专项整治,完善农村食品经销网络,推进食品统一、集中配送,防止问题食品流入农村市场。同时要求郊区乡镇开展农村食品生产经营注意清理工作,重点检查食品经营者落实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的情况。阎祖强特别指出,乡镇各级政府要认真排摸当地出租的厂房、房屋情况,取缔违规的生产企业,但对于能够规范生产的企业,应将其纳入政府的规范管理,避免其游离在体制之外。
本市将开展"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的"三小"行业的整顿规范,鼓励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在集中场所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加强食品小摊贩的疏导和规范,推进"早餐工程",建设400家标准化早餐门店,投放30辆早餐车和450辆帮帮车。同时,在徐汇区、闵行区全国小餐饮食品安全整规试点地区工作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全市小餐饮整治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