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4月5日,全国食用油价格整体平稳,获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意后,“金龙鱼”品牌的食用油在部分地市开始提价。 (4月7日《每日经济新闻》)
金龙鱼终于涨价了!尽管此举有些意外,但还是在消费者预料之中。因为早在4月1日,国家发改委受理并同意了粮油巨头——益海嘉里粮油公司提高小包装植物食用油价格的申请。
金龙鱼也曾信誓旦旦地表示,在目前原料油市场价格持续走低的行情下,暂缓涨价。并且,近期因受期货市场的影响,加之国家对食用油市场价格的调控,此前杭州市场上一路飞涨的食用油价格,甚至出现了大幅下跌的趋势。在此背景下敢于“逆市而涨”,给人的印象便是,“奉旨涨价”才是金龙鱼的底气。
在政府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内,金龙鱼“奉旨涨价”没什么不对。但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却是,同为国内的食用油企业,原料和成本相差无几,但益海嘉里作为特大型企业,其规模化生产的成本相对更低。而在列入提价申报范围的公司中,发改委单独批准金龙鱼涨价,似乎给了这些企业以暗示。于是,在批准“金龙鱼”的提价申请后,同为食用油行业领军品牌的“鲁花”、“福临门”也蠢蠢欲动,准备就申请提价而加速开展攻关活动。
申请提价却要加速“攻关”活动,对于企业来说似乎有些“牛头不对马嘴”。因为年初以来,为防止物价上涨过快,国家发改委实行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正确行使干预权力,应该是基于发改委对市场价格的分析,对企业生产成本的监审,与“攻关”与否并没有关系。但国家发改委的“选择性限价”,不能不让人感觉到“攻关”的影子:也许是用“价格倒挂”的成本账说服他们批准,也许有类似跑“部”“钱”进之类的潜规则让发改委同意。如此一来,其他企业为涨价而加速“攻关”活动,当然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信息不透明、监督机制不完善等情况下,“选择性限价”必将导致市场竞争的不公。当“要涨价先攻关”的潜规则,成为企业的共同选择时,企业“攻关”背后的“奉旨涨价”,无疑击碎了市场的公平期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