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清明刚过,经上绕检验检疫局检验合格,江西婺源深宝华发茶叶公司63吨碧绿清香的绿茶启运摩洛哥,拉开了今年新茶出口的序幕。今年一季度,江西省出口茶叶791万美元,同比增长96.8%,继续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出口的主要品种有绿茶、花茶、有机茶等产品,产品主要出口到美国、英国、阿尔及利亚、加纳、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国家及地区和中国香港。
江西茶产业具有悠久的历史、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发展基础,全省茶叶种植面积已有80余万亩。茶叶也是江西传统的大宗出口商品。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近年来,面对发达国家农产品市场准入门槛的不断提高,江西在全省推广的种植基地化,加工现代化的种植加工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江西共有出口茶叶种植基地19个,面积6万余亩,为出口茶叶提供优质的原料。所有出口茶叶的加工企业都经过检验检疫机构考核合格,质量体系健全,管理规范。
江西检验检疫局主动会同地方政府和农林部门,建立联系协调机制,宣传茶叶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管理制度,通报相关信息,形成了地方政府、经销商与农户、检验检疫“三位一体”的共同把关模式。江西省婺源县是茶叶主产区,很多出口茶叶都拿婺源茶拼配进去,否则茶味就不正。2007年,检验检疫部门就与婺源县政府签订《关于共促婺源县有机茶等农产品出口的合作备忘录》,双方本着“充分协商、加强协作、共同努力、促进出口”的原则,进一步明确职责划分,强调政府职能部门齐抓共管,以安全用药为突破口,共同推进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规范企业经营活动,以求达到强化出口茶叶安全,让婺源出口茶叶在国外市场上以质取胜。
江西检验检疫局还注重扶持和发展中介组织,加强农贸结合。建立沟通农户连企业,企业接市场的有效的农产品贸易中介服务体系,通过茶叶行业协会,协助检验机构推进监管模式改革和诚信体系建设,指导企业推广ISO9000、ISO14000等质量体系认证,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把企业和农户与大市场连接起来,提高其进入市场的组织程度和从业自律意识,将其逐步引向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服务社会化的轨道。
在规范对出口茶叶的种植经营管理方面,组织创汇农业龙头企业、一线检验检疫人员和实验室专业检测人员面对面交流,征求各方的意见,并在组织先行试点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进一步完善了有关出口茶叶种植基地检验检疫备案管理规范,将全市出口茶叶基地统一纳入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和无公害茶叶基地建设规划。有的由乡镇村牵头,将过去分给农户的责任田,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统一种植经营;有的则由创汇龙头企业与种植专业户签订合同,每年签订生产收购协议,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运行机制;有的则由创汇龙头企业直接与政府签订土地使用合同,企业自建基地,自行种植、加工并销售。
江西检验检疫局改变重视出口前检验、轻视源头和过程监管的做法,积极推行“公司+基地+标准化”模式建设。按照“分步实施,积极推进”的原则,率先选择两家龙头企业作示范,建设高标准的茶叶基地,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向中小茶园辐射。为了使茶叶种植基地做到“源头能控制,过程能追溯,质量有保证”,检验检疫人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对茶园的农药使用情况和本底药残情况进行调查,根据不同的农药品种、不同的茶叶种类进行专题研究分析,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案。引导各备案茶叶种植基地按照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组织生产,科学、合理、安全使用农药,帮助种植基地进一步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完善农药采购、保管、使用管理制度,对出口茶叶基地的专职植保员和质量检验员进行培训、测评,提高企业的自检自控能力。
加强对出口基地农药和重金属残留监测工作。每年年初,制定监控计划,明确监控品种、采样数量、采样时间等,由专人负责实施采送样任务,根据监控结果对茶叶出口实行动态管理,适时对农药残留、重金属等进行风险评估,组织严格的监督抽检。同时,对辖区内备案茶叶种植基地实施不定期监督检查,监管时间和频率视品种产季时间和长短而定,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面的监督检查,检查种植基地的土壤环境及农药使用情况是否符合要求以及基地所属加工企业对基地的监管情况等。
江西检验检疫局加强对出口茶叶的品质和卫生检验,要求企业添置了相关检测设备,配备检测人员,完备检测能力,有效把住质量关。在出口检验中,对茶叶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批批检测农药残留项目,同时加大对茶叶中大型非茶类夹杂物、灰分含量以及感官品质的检测和检验力度,不符合标准的坚决不予出口。加强出口产品批次溯源管理,做好从原料到成品各个加工环节的质量控制和批次管理,确保通过产品批号能从成品到原料每一环节进行追溯,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对生产厂家的原辅料和成品质量进行追溯,查出出现质量问题的环节,迅速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做到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和产品可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