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机械  北京  白酒  保健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农村呼唤强化食品监管

   日期:2009-04-23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218    

    农村地区由于信息不畅,隐藏着更多的食品安全问题。4月18日到20日连续3天,记者在武进区一些乡镇采访后发现,不少食品生产经营者素质较低,受利润驱使出售假冒伪劣食品;农民食品安全知识缺乏,防范意识不强;食品安全监管滞后,一些乡镇的集贸市场和批发市场成了“问题食品”的集散地。这种情况亟待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农村隐藏更多食品安全问题

    遥观镇塘桥后街有一所小学,校门口长年有一些商贩设摊卖食品等,“流动柜台”里面装有很多来路不明或自制的糖果、糕点及饮料,这些小食品很受孩子欢迎。记者看到一位小同学喝了几口从流动小摊上买的橙汁后,整个嘴皮被染成了橙黄色。旁边还有几个卖熟食的小摊,一些熟食品看上去颜色都不新鲜,卫生状况令人担忧。

    鸡肉串、炸鸡排、麻辣条、牛肉干、鱿鱼干等食品放在摊上,也没有防尘、防蝇设施,膨化食品五颜六色,装食品的编织袋竟然染上了鲜艳的红色、绿色。摊主不戴口罩等卫生防护用品。

    记者拿起一串麻辣条咨询一摊主都添加了什么东西,他自己也说不清楚:“不管加什么,色香味好就好卖。”记者问:“你们不怕吃坏人啊?”他说:“反正我们不吃自己卖的东西。”

    “食品安全问题在农村更严重。前几天我去农村亲戚家串门,亲戚很热情地买了瓶三四元钱的香槟,我一看颜色黄得不正常,也没有生产日期,根本不敢喝。”市民王秀文说,这样的情况她碰到过好几次,一些农村亲戚看到她从城里来显得很热情,都会到附近摊点买来熟食招待她,结果她不止一次吃过这样的食品而出现腹泻的情况。

    “便宜”是首先考虑的问题

    “真的假的不要紧,长毛的、腐烂的就是坏的,不能再吃,其他没有什么问题能吃的,便宜就行。”村民刘强的这句话,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农民的消费心态。

    虽然在农民的消费观念中,“便宜”是首先考虑的问题,但这并不是假冒伪劣食品占有农村市场的唯一原因。

    记者走访前黄、南夏墅、运村等地后发现,这里缺少一些大型、正规、集团型超市,食品的经营主体主要是集贸市场、个体副食品摊点等。

    而这些“垄断经营者”素质良莠不齐,很多经营户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意识,哪个供货商的商品便宜,就进谁的货,往往不会过问质量。

    另外,有一些食品生产者法律意识淡薄,在利润的诱惑下,使用极其便宜的原料、落后的生产设备和生产方式进行生产,甚至掺杂使假,这些产品都被送到小超市中。记者看了一些个体小超市,发现都在经营三无食品。“可选余地少,也看不出来好坏就买下了。”一名村民无奈地说。

    监管执法重心应向农村下移

    城里人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问题,监管力度也不断加强。而在人口众多的农村,食品安全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农村,“有贱的不买贵的”、“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等传统消费观念积重难返。在前黄镇街上,一些居民认为,必须采用直白、直观的方式对农民进行宣传和教育,逐步改变农民淡薄的食品安全意识,提高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

    一些业内人士建议,要规范流通领域的经营秩序,积极倡导市场主渠道销售和规模经营的理念,引导和扶持大型食品加工企业以及正规的食品超市在农村开办连锁店,从源头上切断不合格食品流入农村市场。而最为关键的是,要把食品安全管理力量与力度向农村倾斜,把监管执法重心向农村下移,尽快建立健全农村食品安全监督网,努力使监管覆盖到农村的各个角落,以消除监管死角。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