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门严禁宣传无抗奶
5月6日,卫生部官方网站通告,近期少数乳品企业宣称生产“无抗奶”,误导消费者,严重扰乱了乳品生产经营秩序。卫生部、农业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国家食药监局联合发出公告,严禁在乳品标签、标识和广告中宣传“无抗奶”等不科学、不符合实际的内容。
早在2002年,光明乳业率先提出并推广“无抗奶”这一概念,其后北京三元亦步亦趋地推“无抗”概念,欲借“无抗奶”欲蚕食全国市场实现企业扩张。紧随这些乳业巨头之後,福建最大的乳品企业─长富宣布只卖“无抗奶”,南京奶业声称自己的原奶将按“无抗奶”的标准来收购,已经被北京三元收购的上海全佳,更是在自己的DHA牛奶上标明“采用优质无抗生素鲜奶制成”,武汉友芝友自年初开始利用当地国有农场奶牛统一圈养的优势向“无抗”过渡,炒作“无抗奶”概念。现今这一政策的出台,让长达7年的“无抗奶”争论画上了休止符,也给一些多年将此作为卖点的企业泼了一盆冷水。
解抗剂掩蔽抗生素 添加剂或成叫停主因
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叫停“无抗奶”则是源于添加剂问题。
今年3月9日,卫生部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印发给公安、农业、工商、质检等部委的通知——《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近期工作重点及要求》,卫生部指出,β-内酰胺酶(解抗剂)可以用来掩蔽抗生素,冒充“无抗奶”。
我国自2006年7月起对所有生鲜牛奶强制检测抗生素含量,超标者不可出售。而解抗剂的作用就是将有抗奶中的超标抗生素分解掉,使原奶顺利通过检测。分析人士认为,此次官方叫停“无抗奶”并不单单是企业过度宣传,而是为了防止部分企业为了做到“无抗”,在牛奶中使用解抗剂。
加强奶源建设 保障奶源无抗
资料显示,我国奶源建设整体状况并不太令人乐观,牧场奶源的质量相对而言管理控制较为容易,但“千家万户”式的奶牛养殖散户质量控制并不容易。据专家介绍,国内企业现大多采用“公司+农户”的方式组织原料奶的生产,公司与农户的关系比较松散,这种经营方式的最大问题就是难于监控农户在短期利益驱使下的不规范行为,在散养的条件下,各家各户的饲养管理方式不同,奶牛出现的问题也各种各样。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奶站或乳品企业很难及时发现奶牛或牛奶的问题。
与此同时,没有检测是万万不能的,但检测也不是万能的。据业内人士透露,很多不规范的乳品企业的做法是,在对原料奶检测之后,并不是拒绝收购抗生素残留超标的生奶,而是压价收购,用抗残合格的生奶做酸奶,抗残超标的做成常温奶和奶粉。
总之,“无抗奶”宣传虽然被六部门叫停了,但是牛奶“无抗”标准则要严格执行。要想实现全行业“无抗”还有待时日,它不仅需要奶源建设模式和管理水平的相应提升,政府相关部门严格监管,对市场上的牛奶进行定期抽检并对抽检出的品牌进行公布,并强化惩处力度,促进企业对牛奶中抗生素的重视,尽早实现行业“无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