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初靠3000元起家,到如今年收入几十万元,这就是嵊泗贻贝养殖大户金定友的创业轨迹。金定友现在的身份是嵊泗县金盟海水养殖专业合作社的老板,一个有着18年贻贝养殖经验的养殖户。从最初天不亮就辗转于宁波、舟山等地贩卖贻贝、却常常连船票都要赔进去,到如今只需轻松地坐在家里等候加工企业的预定购买,年产值就达五六百万元。
金定友养殖贻贝的发展历程不仅见证了以其为代表的嵊泗养殖户越来越好的生存状态,同时,也见证了贻贝产业在嵊泗水产品出口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转产转业迎来发展新机遇
贻贝,其干制品统称淡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若将鸡蛋的营养指数定为100,那么虾是95,牛肉是80,而贻贝则是98,所以人们又把贻贝称为“海中鸡蛋”。
嵊泗贻贝养殖始于1973年,至今贻贝养殖已成为嵊泗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嵊泗辖区贻贝的出口量占了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目前,嵊泗贻贝年加工出口量稳定在5000吨左右,养殖面积已超过两万亩,产量超过5万吨。
事实上,贻贝养殖产业正在成为当地的朝阳行业。随着近年来渔业资源的急剧萎缩,单纯的捕捞业已经不能满足当地渔民的生存需要。而贻贝养殖技术则基本成熟,由于其采用筏式养殖技术,在开放性海域中放养,放养过程中不需要使用任何药物和饵料,加上嵊泗本地得天独厚的海域自然条件,在养殖过程中的药物残留等风险几乎为零,嵊泗贻贝也以其优良的品质受到国内外客户的欢迎。为此,很多渔民纷纷将目光投向贻贝的养殖业。
目前,从事贻贝养殖的人口已占到枸杞乡人口的三分之一,嵊泗贻贝产业关系到近400户个体养殖户及5000名从事贻贝养殖、加工、销售的渔民直接利益。而渔民的纷纷转产转业,也在很大程度上对海洋资源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而实现海养贝、人护海、人得益的良性循环。
加强海域监控确保源头质量
尽管贻贝畅销国际市场,很少有不良的反馈,但贝类产品在出口食品中一直有很高的敏感性,贻贝的加工出口质量安全必须从放养源头抓起,防患未然。
针对嵊泗贻贝的发展趋势,嵊泗检验检疫局投入资金30万元,建立了浙江检验检疫系统第一个贝类毒素检测实验室,其中有80%的投入用到贻贝的检测上,重点对重金属、微生物及贝类毒素进行监控。随着贻贝产业水平的提升,实验室还不断改进检测方法,引进ELISE法检测贝类毒素,将贝类毒素检测时间从原来的3天缩短到两天。每年6月,随着贻贝收割季节的到来,监测频率就增加到每周一次。
针对海区赤潮、台风等自然因素对贻贝养殖带来的影响,嵊泗检验检疫局及时建立预警机制,实施“嵊泗海域贝类毒素监测计划”,加强对出口贝类的毒素监控,并将监控检测结果及时通报企业及有关部门,使企业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为保持放养海区海水清澈,减少污染,该局还帮助企业设立统一的垃圾焚烧场,使海区周边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帮扶企业走上规范化发展之路
企业是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培育出负责任的优秀企业是浙江检验检疫局在“质量和安全年”活动中的工作重点。为切实提高出口贻贝安全卫生的稳定性,嵊泗检验检疫局积极与当地政府沟通,在清理整顿出口贻贝生产企业的同时,积极引导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进行整改,并帮助他们进行出口卫生注册,在规范出口秩序、提升企业整体水平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持了当地贻贝生产加工的能力,保障了嵊泗贻贝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嵊泗县华利水产有限责任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贝类出口企业,该公司总经理告诉笔者,“检验人员常常顶着8级大风一边来看货,一边对企业的软硬件设施进行改进指导,十分辛苦,令我们非常感动!”
为了帮扶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贻贝养殖业,嵊泗检验检疫局还于今年推出十五条服务举措,制定落实《嵊泗出口食品加施检验检疫标志实施细则》、《嵊泗检验检疫局出口水产品出运供货监管方法》两项工作制度,对新申请卫生注册的水产企业从工厂选址、厂区布置和车间布置进行全方位的技术指导,对部分企业因扩大生产规模或扩大注册产品品种,按照相关要求,积极派人帮助企业合理布局车间结构、重新修订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计划。
种种措施,使优秀企业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便利和优惠,为企业做大做强创造了条件。经过几年来政府的扶持和检验检疫部门的监管督促,嵊泗贻贝出口企业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所生产的产品7年来无进口国不良反馈,树立了良好的国际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