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机械  北京  白酒  保健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消费税调整 新规挤压高档白酒“避税”空间

   日期:2009-07-31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174    

  税收新规或许将带来白酒业格局的变化。

  高端白酒长期“避税”空间浮出水面

  专家指中低档白酒或迎来扩展空间

  8月1日,税务总局制定的《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核定管理办法(试行)》将正式执行。这项新规将对计税价格偏低的白酒核定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

  由于调整后将提高白酒的消费税率,因此行内普遍预测——为转嫁猝然增加的税负,白酒提价势在必行。涨价、囤酒、缺货……连日来广州各个酒类批发市场、专卖店以及零售商暗流涌动。

  白酒价格是否真能搭上消费税调整这趟车而顺势上涨?记者深入调查后发现,对于白酒业的消费税调整,实际上从2001年就开始了。对于消费税调整带来的影响,目前白酒业普遍跟风提价的市场预期很可能会成为一种误读;而对于已经进入高速增长黄金时期的中国酒类市场来说,“一片涨声”过后,整个行业的利益分配格局也显然将产生微妙的新变化。

  在广州白云区的东旺批发市场,这两天来拿酒的人少了很多,最大的原因就是经销商的价格最近一直挺“没谱”。

  “我们还没有得到明确的提价通知,目前的白酒价格基本上按照店家的估计来定。”白云区东旺批发市场一家酒行的李姓负责人告诉记者,一听到8月1日要调税,大家都觉得肯定要提价,至于提价的幅度如何,哪些品牌的白酒要提价,“先由各经销商决定”。

  市场直击

  经销商自主提价探市

  核心提示:白酒“涨价潮”实际上从6月中旬就开始了。“当时已听到国家消费税调整的风声,所以在6月初他们已经开始囤货,不过囤货规模并不大。”

  按照他提供的价格,上个月五粮液的价格为480元;而到了7月,价格已迅速飙升到520元至540元之间。同为名优白酒的茅台6月份报价600元,7月报价则已到650元左右。显然,在酒类消费税政策调整实施之前,不少经销商虽没有得到白酒厂家的调价通知,但都已主动上调了白酒价格。

  “说实话,现在酒的价格都是不稳定的,只有等管理办法正式实施,厂家的价格制定下来了,才能明朗。”他透露,正是因为价格不稳定,最近来拿货的客人明显减少了。

  在广州酒类专卖店总公司,一位沈姓负责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她透露,经销商的白酒“涨价潮”实际上从6月中旬就开始了。“当时已听到国家消费税调整的风声,所以在6月初他们已经开始囤货,不过囤货规模并不大,不少人对市场处于试探状态。”

  在高端白酒之外,不少经销商把中档白酒的价格也跟风“上涨”,“比如小糊涂仙、汾酒,眼看名优白酒的价格上提,中档品牌自然也有蠢蠢欲动的趋势。”她分析说。

  “调价是肯定的。尤其是对茅台、五粮液等高端白酒来说,新的消费税政策削减了厂家原有利润,为求经营发展,厂家肯定会将新增的税费在价格调整中抵消。”这位负责人坦言,就以往的经验而言,这些高端白酒的厂家不但会把损失的利润补回来,还将以此次政策调整为契机,为厂家赢得更多的利润。

  “比如,高端白酒多缴纳10元税,酒厂就会将白酒价格提高30元来调整。我预计8月1日后,高端白酒的价格应该会上调3%~5%。根据消费群体来看,这个范围内的价格上涨还是能被接受的。”她认为,对于高端白酒来说,由于近年来累积的市场优势,本身价格就是逐年上升的,“我觉得所谓消费税的调整政策,其实只是给提价又提供了一个理由。”

  “我不认为市场上的白酒都可以趁机提价,当然一直就不愁卖,老百姓非喝不可的高端白酒除外。”广东省酒类专卖管理局副局长、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理事长朱思旭分析认为,他没有市场“势必提价”的预期。

  提价预期

  消费税调整只是一个理由?

  核心提示:在经济形势还处于复苏阶段,本身又未到酒业旺季的销售时机,“提价”并不是一个对整个行业都可以负担的理由。

  “哪个厂家能提价,能提多少,这不是跟风就行的,需要详细的市场调研。据我了解,目前大部分的白酒厂家都在观望中,不少在积极进行市场调查。”他认为,在经济形势还处于复苏阶段,本身又未到酒业旺季的销售时机,“提价”并不是一个对整个行业都可以负担的理由。

  “提价以后,在市场上还有没有竞争力?到底最终是否要提价,必须谨慎再谨慎。”他认为,与高端白酒相比,这类酒厂更需要关注市场份额的稳定、消费者的承受能力、经营业绩以及经营风险。“如果说这次调整会对白酒价格产生影响,我认为主要只会在高端白酒,而中低档白酒实际上不能因此得到很大的价格上涨空间。”

  而广州酒类专卖店总公司负责人沈女士提出,需要注意高端品牌酒厂的一些中低档产品。“我认为这些产品能借助高端酒的影响力,价格跟风上涨,值得关注。”

  政策动因

  白酒避税空间由来已久

  核心提示:以“飞天茅台”酒为例,目前“出厂价”约为220元,而“销售价”高达439元。原来的消费税额为44元,调整后消费税额增至52.7元。

  从整个白酒行业而言,“税务部门对白酒的税收调整,这不是第一次了。”朱思旭透露,早在2001年国家就实行新的税收改革,每斤白酒增加0.5元的消费税。当时,此举对大规模生产的低档白酒影响很大。

  “那一次的调整对广东本地产白酒相当不利。”朱思旭说。2001年5月1日,我国调整白酒消费税征收办法:在原有消费税征收办法不变的前提下,再对每斤白酒按0.5元从量征收一道消费税。“佛山的3个大酒厂,动辄1500亩地,3亿平方米,要缴纳的是1.5亿元税收,加上地方酒几元一瓶,利润本来就有限,大酒厂吃不消。”

  “从量征税的意图,是要淘汰过多的低档酒非名牌生产企业,使市场份额逐步向规模大、品牌响的前十几家企业集中。那次税收调整政策,主要是出于产业调整的考虑。”

  自从这次政策调整后,国内白酒厂家纷纷主动愿意减少产量,实施要价位不要产量的策略。与此同时,由于从这一年起,酒类消费税主要在生产环节从价征收,一些大型白酒企业为了避税,都会设立自己的销售公司,一般先将生产出的白酒低价出售给销售公司,然后销售公司加高价出售给经销商,以此避税。

  国家税务总局此次制定的《白酒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核定管理办法(试行)》无疑针对的正是这个避税空间。其中规定,白酒生产企业销售给销售单位的白酒,其消费税计税价格低于销售单位对外销售价格70%以下的,消费税最低计税价格由税务机关核定。

  长期以来,高端白酒的出厂价和销售价之间都有着极大的差价,有时甚至达一倍以上。以一种“飞天茅台”酒为例,目前“出厂价”约为220元,而“销售价”高达439元。按照原来的税收政策,其消费税额为220元的20%,即44元;但是这次消费税调整后,计算税额将以销售单位对外销售价格和最低计税价格为基准,上缴消费税额增至52.7元。

  “对于企业来说,以为调整消费税就是提价的时机,这可能是一种误读。”朱思旭认为,白酒企业把过多的关注点放在借提价转嫁税负上,还不如关注因为这次“涨价”预期可能引起的酒业市场格局变化。

  2001年以来,由于通过避税而获取了大量的利润,中国酒业市场格局基本上形成高端品牌垄断的态势。“拿茅台为例,不过2500吨的产量,一年80多个亿的销售收入,其中38个亿是纯利润,这个优势多明显。”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啤酒分会会长郭营新告诉记者。据统计,目前中国高档白酒正以每年15%的进度高速增长。目前我国400元以上的高端白酒市场已基本由茅台、五粮液、国窖1573、水井坊等几大品牌垄断。

  为何选择此时调整?

  今年以来,经济形势缓慢复苏之际,先是对烟产品消费税政策作了重大调整,新政策从5月1日起执行,然后是对白酒消费税的提高。调整消费税为何要选择这个时机?“最近消费税的一些调整主要以筹集收入为目的”,杨志勇说。

  中国社科院财税研究中心秘书长张斌对记者表示,烟和白酒消费税的调整是学术界和政策界的一个取向,“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财政收入困难,需要找到一条提高收入同时不影响整个经济复苏大局的路子,卷烟和白酒消费税调整就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张斌告诉记者,之所以学术界和政策界都一致认为烟和白酒的消费税该调,是因为三点原因,一是卷烟和白酒行业特殊,比如卷烟的生产企业百分百是国企,利润都很高,税收调整对整个经济复苏影响不大;二是税负偏低,可上调的空间大;三是控制消费,烟酒都是有害健康的产品。

  那么剩下的产品之中,还有符合上述条件的吗?张斌表示,消费税其他税目有关调整的争论一直比较大,暂时还难以预测。杨志勇则认为,其他产品是否调整还是看决策层的考量。

  在广东省酒类行业协会啤酒分会会长郭营新看来,调整消费税拿白酒来“开刀”很合理。“白酒酒精度高,消耗粮食量大,又不是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用税收来加以限制很正常。”

  烟、白酒之后,近日风传对啤酒的消费税也要提高。中信证券日前发布调研报告称,啤酒消费税调整的可能性较大,上调幅度可能在20%~40%之间。消费税下一个要“开刀”的,真的会是啤酒吗?

  转嫁消费者可行性几何?

  郭营新表示,“最近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才发布,对于啤酒业界正是准备出台鼓励支持发展措施的阶段。根据我的了解,啤酒业下一步可能还有出口退税优惠的政策,我认为不太可能调整消费税。”

  杨志勇指出,消费税调整了,企业会否转嫁给消费者是市场供求情况决定的,在供给过剩的情况下将无法转嫁。对此张斌表示同意,“调整税收对行业的影响来说有两面,如果增加的税负可以转嫁给消费者,那么影响不大;但如果是竞争激烈的行业,无法转嫁,企业的利润就会下降,这主要看市场的反应。” (邱瑞贤、何颖思)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