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机械  北京  白酒  保健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三鹿奶粉”事件后 乳业巨头如何自救

   日期:2008-10-11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821    

  “三鹿奶粉”事件,不仅暴露了三鹿的问题,还揭了其它乳品企业的丑,三聚氰胺几乎坏了整个行业的名声。

  政府以对人民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对这起事件作了果断而严厉的处理,相关的国家官员辞职或被免职,三鹿集团负责人被刑事拘留。蒙牛、伊利、光明等几大问题企业也在媒体上向消费者道歉。

  之后,除了三鹿再无颜面面对“上帝”以外,其它各乳业巨头们又铺天盖地做起了宣传,拍胸脯说,奶源如何好,管理如何细,把关如何严,等等。相信,经过这次质量安全事件后,乳品企业会从中吸取教训,完善质量监管,奶制品质量会有一个大的提升。

 

  不过,消费者更要看企业做得怎么样。因为,类似浪漫温情的广告词,信誓旦旦的保证,实在是太眼熟了。阜阳毒奶粉、郑州光明过期奶、还原奶事件,历次事件和风波之后,类似的承诺都曾接踵而至。

  企业应对危机公关,本在情理之中。不过,在搞好“形象工程”的同时,的确该认真查找一下错误的根源。为什么要在牛奶里加三聚氰胺?据说是牛奶“水分”太大,为了提高蛋白质含量。这么差的奶为什么还要收?据说是奶源不足。为什么不顾质量抢奶源?企业要抢占市场份额。答案出来了:萝卜快了不洗泥。选择了“第一桶金”,放弃了“第一桶奶”。

  牛奶本是完美的营养品。可是,一些企业通过牺牲食品安全降低成本,而求规模、求速度、求效益。侵害消费者健康,收益的必然是惩罚和唾弃。现在到超市看看去吧,一些品牌的牛奶几包捆到一起都卖不动,而在历次风波中“久经考验”的一些厂家的牛奶却经常脱销。事实再次证明,信誉是金,讲诚信、讲良心的企业才能长远。

  人们还是应当感谢众多的乳品企业,特别是乳业巨头们。想当年,也正是他们的奋力开拓,才有牛奶产业的蓬勃发展,才有更多百姓加入到“奶民”行列。十年间,我国人均牛奶占有量从六七公斤上升到20多公斤。他们为消费者奉献“第一桶奶”,从而赢得“第一桶金”。赚得“第一桶金”,应当为社会生产更多更好的奶制品。然而,市场竞争加剧,经营压力加大,一些企业盯住了“金子”,却放松了质量,丢掉了诚信和责任,出现了当前奶业市场秩序的混乱。

  日前,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奶业整顿和振兴工作。各地各部门也纷纷加强乳制品生产各环节的监督管理。这不仅增强了消费者的信心,对奶业企业也是福音。政府出手相救,相关企业更要以此为契机,认真生产出好的产品,才是真正的自救之道。 (张毅)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