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食用油先涨价后促销风波后,洋奶粉也效仿了这种销售做法,引发了众多消费者的不满。
买赠促销与上涨幅度相抵
昨日,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本次涨价和参与促销的产品基本集中在婴儿配方的二段、三段、四段奶粉产品。厂家下发的通知表示:由于原材料成本上涨和产品本身的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涨。
“其实,不仅是洋品牌奶粉,在新疆等地,某品牌国产奶粉也加入了先提价后促销的阵营,而且其旗下商品涨了30%后基本与洋品牌奶粉价位相当。促销政策可能很快会波及吉林省,那时,奶粉市场的促销战将更为激烈。”昨日,某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
超市、经销商、消费者三方“透支”
一位多年从事奶粉销售的王经理表示,“现在正是乳制品销售淡季,生产商为了保持业绩的连续增长性,会采取一些手段,比如放风涨价,它会给三方带来影响:地区经销商会‘透支’购入大批奶粉,再将消息发布给超市客户或个体客户;超市要预防抢购积极备货;消费者为了减少损失,必然超量购买。三方都为涨价消息‘透支’了自己的消费,生产商成了最终的受益方。”
原材料成本上涨难圆其说
吉林省奶制品协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洋奶粉先涨价后促销的行为反映了其在行业内“呼风唤雨”的能力,并在试图控制整个市场的行业定价权。而涨价中关于“供应紧张”之说其实是过于盲从洋品牌的消费者本身造成的。
“奶粉的提价行为是恶性的、不正常的加价行为,消费者应该学会理性消费,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不要盲从压货。”昨日,某品牌奶粉经销商说。
东方艾格副总经理兼分析师陈树伟认为,大品牌奶粉涨价行为缺乏依据,声称原材料涨价完全是借口。目前进口奶粉原料价格每吨2.5万元左右,比去年同期的每吨4万元左右下降了约40%;奶粉的辅料比如乳清粉、营养素甚至包装材料的价格也没有明显涨价的迹象,反而乳清粉、营养素的售价还出现了下滑趋势。
大品牌奶粉涨价其实只是一种营销策略,由于奶粉的刚性需求性,所以生产商借助涨价可作一次品牌宣传,而后促销又可以玩一次品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