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机械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蒙牛“十大创业元老”谢幕 彻底迎来“中粮时代”

   日期:2012-04-24     来源: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     浏览:135    
   2012年,随着杨文俊卸任总裁要职,作为蒙牛1999年股改发起人的“乳业最硬的十个脑袋”牛根生、邓九强、侯江斌、孙玉斌、邱连军、杨文俊、孙先红、卢俊、庞开泰、谢秋旭如今都已相继淡出。

  最后一名元老谢幕,蒙牛彻底告别了“牛根生时代”。

  4月12日,中国最大的乳品企业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蒙牛”)发布公告:根据公司章程规定,总裁杨文俊两届任期已满,经董事会同意,不再兼任总裁一职,继续担任副董事长职务,总裁一职由孙伊萍接任。

  这是一个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结局。

  2009年7月,中粮携手厚朴投资以61亿港元入股蒙牛,成为蒙牛最大的股东后,曾经宣布自己3年不插手经营业务,如今期限已到。中粮集团一步步完成了既定的“从牵牛绳到执牛耳”的目标,而当年同时出走伊利联手将中国乳业带入13年“牛时代”的“乳业最硬的十个脑袋”,也因此悄然谢幕。

  十个人“启蒙”

  在中国的乳业江湖,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像牛根生这样极富有传奇又颇受争议的人物。

  1999年1月,牛根生与追随他的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伊利”)旧部共同成立了一个新公司“蒙牛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金100万。历经9年发展,在2007年,牛根生和他的蒙牛一举超越伊利,成为国内最大乳品企业。

  许多人在看到牛根生经历的时候,都会感叹:一个养牛工人成为中国液态奶的“牛魔王”,多么传奇的神话!

  43岁后才成名的牛根生,早年非常坎坷,他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由于家境贫寒,他被亲身父母以50元钱卖给了一生养牛的养父,从此以“牛”为姓。而他自己从不忌讳自己的草根出身,一步一个脚印,循着“养牛工人—洗瓶工人—副班长—车间副主任—分厂厂长”的路,牛根生练就了承包经营产销一肩挑的技能,和日后在无数次商战中存活的本领。

  1998年,身居伊利要职的牛根生由于与时任伊利董事长的郑俊怀关系不和而负气出走,虽然“田无一垄,房无一间”,但是他的旗下聚集了杨文俊、邓九强等一批在伊利的老部下,开始创业。

  在伊利的经历让牛根生决定打造一个自己绝对控股的企业,公司成立8个月后(1999年8月18日),蒙牛就进行了股份制改造,名字变为“内蒙古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也由最初的100万元猛增到1398万元,折股1398万股,发起人是10个自然人。按照出资额度排序,他们是:牛根生、邓九强、侯江斌、孙玉斌、邱连军、杨文俊、孙先红、卢俊、庞开泰、谢秋旭。从那时起,牛根生带领着这9个人组成的“牛家军”开始了一次华丽的冒险,他们用“先有市场后有工厂”的营销模式,开启了中国乳业的蒙牛时代。

  1999年,先后从伊利出走的这10个人,联手创业,胆子不可谓不大,脑袋不可谓不硬,因此,业界称这10个人为“乳业最硬的十个脑袋”。

  老牛跑出火箭速度

  2004年1月,牛根生当选为CCTV“2003年度经济人物”,他的颁奖词是“他姓牛,但他跑出了火箭速度”,这句话也成为日后媒体对他的标签式介绍。

  同年的6月1日,牛根生在香港联交所敲响了开市锣声,蒙牛登陆香港股市,成为全球投资机构眼里最被看好的资本宠儿。用其承销商之一摩根士丹利的话形容:“蒙牛首次公开发行创造了2004年第二季度以来全球发行最高的散户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超额认购率。”

  接下来的几年,无论是赞助超女高调营销,还是携手资本大鳄摩根士丹利、鼎晖和英联利玩资本运作,牛根生带领着蒙牛创造了一个在中国快消领域难以复制的企业样本,不但完成了作为民营企业家财富的积累,更是扮演了一个创业教父的角色:老牛言语风趣直白,极富煽动性,善于用民间最朴实的话讲出寓言性的小段子,这种充满市井智慧的语言却达到了大雅大俗的境地,是青年尤其是创业者心中喜爱的布道者形象。

  正如他自己总结的那样:“蒙牛这十年,走得不平静、不平淡、不平凡,我们改变了国人的生活方式。”

  纵观蒙牛历年年报,记者发现其2004年的广告宣传费用占销售收入的6.3%(4.5亿元);2007年则上升到7.2%(15.35亿元),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前的上半年便已达到9.2%(12.6亿元)。曾经为蒙牛出谋划策的知名营销专家李光斗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牛根生是一个深谙营销技巧的企业家,当年有300万资金就可以拿出100万投放市场,在彼时的中国市场创造了奇迹,但是此后的过度消费则预支了自身的能量。

  老大走了

  2008年9月16日,是中国乳业历史上一个标志性的时刻:22家企业被曝光产品含有三聚氰胺,整个行业陷入惨淡经营的境地。

  三聚氰胺事件对本来就已经脆弱的蒙牛资金链的重创是不言而喻的。公开资料显示,蒙牛倒掉3万吨原奶,2008年度亏损9.486亿元。接着,投资机构开始疯狂抛售其股票,多家投行机构评级下调,蒙牛面临输掉对赌而被外资并购的危机。

  牛根生不得不写万言书求援,柳传志、俞敏洪及马云等长江商学院校友出手相救,使蒙牛免于落入外资之手。随后,牛根生开始了和中粮集团之间的权力交接。

  2009年7月,中粮集团持股20%,成为蒙牛第一大股东。同年8月29日,蒙牛宣布牛根生辞去蒙牛董事长一职,转任上市公司蒙牛乳业(02319.HK)的董事会主席,而蒙牛董事长一职由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接任,当时,外界已经开始猜测牛根生将会逐渐淡出蒙牛,转任董事会主席也被外界认为是中粮入主后为维持生产和管理稳定所采取的过渡之举。与此同时,牛根生也不断向外界宣布自己将转战慈善事业。

  2010年6月10日,蒙牛乳业发布公告称,其创始人牛根生辞任董事会主席一职,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接替为董事会新主席,牛根生仅保留非执行董事一职。牛根生辞职,蒙牛乳业给出的理由是“拟将大部分时间投入慈善事业,实现数年来夙愿”。

  也许正如同他自己所说,“命和运其实是两码事,企业做好了是运,做不好是命。”最终,他选择了以这样的方式离开其一手创立的蒙牛,放手而去。

  最后的“老人”

  杨文俊,牛根生的“黄金搭档”,“牛家军”坚守到最后的战士。

  2006年1月26日,杨文俊在蒙牛全球总裁的海选中胜出,接替牛根生任蒙牛总裁。

  蒙牛的一名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杨文俊能够脱颖而出,有两点符合牛根生用人要求:一是出身贫寒、经历坎坷;二是从事乳业时间较长、岗位变化较多。

  事实上,出身农村的杨文俊从毕业伊始就进入伊利的前身呼和浩特回民奶制品厂,从一名车间工人一步步成为伊利负责液态奶生产的总经理,一开始就是牛根生的“嫡系”。杨文俊1999年追随牛根生加入蒙牛的创业团队,先后担任董事、副总裁、液态奶事业本部总经理等职,是一名具有很强执行力且对蒙牛贡献良多的元老级人物。

  杨文俊更精通“战术”。他任总裁第一年,便交出162亿元的销售成绩表,比2005年的108亿元增长了50%。随后,他更是创造了蒙牛液态奶全球销量第一的纪录,而他自己也因宣称“每天至少喝七八百毫升奶”被外界称为“牛奶先生”。

  现任中粮集团董事长的于旭波曾在对外新闻稿中这样评价:“从蒙牛的创业团队核心成员到担任集团总裁,杨文俊在过去12年为蒙牛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他担任总裁的6年间,蒙牛公司连续5年获得中国乳业销量第一,并于2009年提前进入世界乳业20强。”

  但是,杨文俊的6年任期并不平坦,一系列风波已让他头疼。而近几年,蒙牛的年收入被伊利反超。根据蒙牛年报,2011年液态奶业务收入占蒙牛收入的90.1%,冰激凌业务贡献了8.7%的收入,包括奶粉在内的其他乳制品业务仅占主营收入的1.2%。相比之下,伊利的奶粉及奶制品业务去年则贡献了56.42亿元的收入。乳业专家王丁棉认为,近年来蒙牛的利润主要由特仑苏等几个产品贡献,业务结构较为单一。

  2012年3月31日,时任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表示,不满意中粮集团旗下蒙牛过去3年的表现。“企业发展一定要以质量为最首要考虑,其次才是规模、盈利等”。他还表示,中粮集团今后会更积极参与蒙牛的管理,提升素质,从而消除社会的敏感。

  不到两个星期,外界猜测的蒙牛把控权之争便有了结果。

  也许正如资深媒体人迟宇宙所说:“这是一个注定的结局,民营企业会最终遵守市场契约精神的约束,理智终归会战胜感情。”

  蒙牛的“硬脑袋时代”(1999—2012)

  当年参与创业的其他9位元老,除了最年轻的杨文俊之外,很多由于年龄原因,在获得股份套现之后,从2006年起就陆续选择了离开乳业江湖,开始退休的悠闲生活。

  2012年,随着杨文俊卸任总裁要职,作为蒙牛1999年股改发起人的“乳业最硬的十个脑袋”牛根生、邓九强、侯江斌、孙玉斌、邱连军、杨文俊、孙先红、卢俊、庞开泰、谢秋旭如今都已相继淡出。

  卢俊,10个人中唯一一位女性,她是创业伊始牛根生所请的第一个人。卢俊曾经担任伊利原党委副书记,牛根生创业时,她已调任内蒙古证监会。牛根生曾经对他的部下说过:“卢俊既是党政内行,又是乳业专家,还是证券方面的高手。”牛根生请她来的目的很明确:蒙牛一开始就要做成股份制公司,让蒙牛有一个健康的开始。后来她在蒙牛上市后就淡出。

  孙玉斌是倒数第二位离开的。他在乳业领域工作近30年,加入蒙牛之前,曾在伊利任冷冻事业部总经理,1999年加盟蒙牛并担任集团冰激凌事业部总经理。离职前曾任蒙牛乳业副总裁。记者了解到,他目前没有具体的工作计划。

  邓九强原是呼和浩特市轻工机械有限公司的老板,给蒙牛提供冰激凌、牛奶工业设备,后来投奔牛根生成了蒙牛的副董事长。2005年9月,邓九强和部分原蒙牛高层联合投资在马鞍山注册成立的领先牧业(现代牧业前身)。现代牧业官方网站资料也显示,蒙牛是现代牧业大股东之一,现代牧业70%的牛奶供蒙牛乳业做高端产品。邓九强现任现代牧业董事长。

  谢秋旭曾是蒙牛最大的自然人股东,加入蒙牛之前,他是广东潮州阳天印务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在跟伊利合作印牛奶、冰激凌包装盒的时候认识了牛根生,并且成为老牛的挚友,后来又和蒙牛合作成为元老之一。

  孙先红,这个在2006年前曾经和牛根生齐名的蒙牛集团前副总裁,是前牛根生时代的蒙牛集团新闻发言人,以策划航天员事件营销和与牛根生笔杆子张治国共同撰写畅销书《蒙牛内幕》闻名。他后来和侯江斌、邱连军、庞开泰一道谢幕,不再参与蒙牛的正常经营。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