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6日,北方已经到了飘雪的季节。在摄氏零下20度的寒风中,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塘坊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邢德彦正在室内喜滋滋地计划明年扩大当地农业合作社生产规模的事情。在辽宁地区3000多家农业合作社中,辽宁铁岭昌图县塘坊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首家获得了出口食品企业卫生登记资格,从10月22日首批精选西红柿顺利起运到11月,该合作社先后有5批、共计110吨精选西红柿出口到俄罗斯伊尔库茨克,每公斤精选西红柿出口价格高达1.6元。
助农业合作社取得出口认证资格
辽宁省是传统的水果和蔬菜生产大省,在全国农产品出口地区中排在前列。2008年1~10月,辽宁检验检疫局共检验检疫出口鲜水果10.4万吨,货值5031.9万美元,数量和货值同比均增长2.16倍;检验检疫出口鲜蔬菜5.32万吨,货值3936万美元,数量同比下降了3.96%,货值同比却实现增长7.92%,充分说明出口鲜蔬菜的附加值在稳步提高。
在塘坊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实现蔬菜出口的事件中,一个关键点是检验检疫部门如何帮助农民认识到出口食品企业卫生登记资格的重要性,又是如何帮助农业合作社取得出口认证资格的?连日来,从辽宁局、铁岭检验检疫局、辽宁省和铁岭市农委乃至塘坊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农民们都以不同的角度给出了相同的答案……
9月1日,邢德彦到铁岭检验检疫局咨询如何办理西红柿出口事宜,此时,距离该合作社订单出口日期仅剩下一个多月时间,邢德彦拿着卫生注册登记和基地备案资料回家了。3天后,他找到铁岭局检疫监管科科长张永久,愁眉苦脸地说:“咋整啊老弟,这些材料看不明白,可是合同都签了,不能按时出口就得赔钱,你看我满嘴起大泡,血糖也升高了,帮帮俺们刘塘坊村的农民兄弟吧!”
“塘坊合作社保鲜菜出口是个好项目,产品和客户固定,我们检验检疫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起来,特事特办,确保农产品按期出口,同时要积极向地方政府汇报,取得政府部门的支持。”9月,辽宁局副局长强榆林赴铁岭开展工作调研时这样指出。
就这样,按常规工作时限,从受理申请、现场评审到审批结束需要50个工作日的出口蔬菜基地备案及卫生登记工作在12个工作日内迅速展开了。为了保证塘坊合作社西红柿能够按计划出口,9月18日,辽宁局认证监管处处长孙凤和从大连坐车8个小时行程650公里乡村公路到达刘塘坊村。他们直接深入加工厂和种植基地查看,边走边听汇报边作指示。9月28日,辽宁局两名主任评审员杨弘诣和朱连从大连赶到铁岭,在铁岭局的配合下,用了两天时间对企业进行了卫生登记评审,同时对企业相关人员开展了质量体系管理培训。评审中提出的6项不符合项,企业在国庆节放假期间全部整改到位。经过跟踪检查合格后,10月17日,塘坊农业合作社终于获得了出口食品卫生登记证书。
“塘坊模式”值得推广
2008年,辽宁局新一届局党组审时度势,结合辽宁地区实际情况,向地方政府提出了“加大出口食品农产品安全示范区建设”建议并引起地方政府领导高度重视。“我们认为,合作社就是示范区建设的一个基点。下一步,我们将针对合作社出口农产品的重点要求,制定辽宁地区保鲜菜出口卫生登记规范。可以预见,辽宁地区的农产品出口必将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突破。”强榆林副局长的这番话为“塘坊模式”的推广前景提供了最佳的注解。
据铁岭市政府副秘书长、农委主任那永平介绍,塘坊蔬菜专业合作社成功实现西红柿出口,其带动作用远远超出了事件本身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以昌图县为例,塘坊西红柿出口前,该地区仅有50多家农业合作社;塘坊西红柿实现出口后,该地区农业合作社达到了120多家。
“目前,铁岭地区共有500多家农业合作社,全部实现了统一种植品种、统一生资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组织销售的’四统一‘模式”,那永平主任说。
“这为今后当地农产品通过认证扩大出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铁岭局局长刘洪文指出。
辽宁省农委农村经济合作总站站长刘启明同样认为,“’塘坊模式‘值得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大力推广。”他进一步补充说,“从目前辽宁地区3000多家专业合作社的分布情况看,主要集中在沈阳、铁岭等地,分为种植和养殖专业,60%以上能达到生资供应、管理和销售的’三统一‘,推动出口的先天条件比较理想。”
事实上,“塘坊模式”对于检验检疫部门本身来讲也是个“双赢”结果。据铁岭局副局长王宝忠介绍,该局与铁岭市农委建立的协作机制内容十分丰富,仅“整合管理职能和资源优势”一项就包含了推动铁岭地区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联合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出口备案种植基地环境评价、共同推进出口备案种植基地认证认可工作、整合实验室资源、联合开展出口备案种植基地监督管理、进出境植物检疫有害生物鉴定、共同打击违规使用农业投入品行为等诸多内容,这也为推动其他地区农业合作社出口农产品提供了地方政府与检验检疫部门合作的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