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近10年,中国葡萄酒业年平均增速在20%左右;2007年我国进口葡萄酒14.73万千升,而且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不断增长。但是,解百纳之争、年份酒论战、酒庄酒的全民“大跃进”……有人认为,中国葡萄酒产业有集体性迷失在速度与数量虚幻中的危险。面对如此困局,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琦曾感慨,中国葡萄酒的竞争需要正本清源,葡萄酒品质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原料,应该回归到以品质为核心的轨道上来,迎接国外洋酒的挑战。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北京农业大学晁无疾教授就曾直言不讳地表示:中国葡萄酒和国际上的差距,最大的问题是原料的质量。有专家认为,葡萄酒产业未来的竞争核心是产地生态。从专业角度上看,葡萄酒品质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原料,而原料的优劣不仅取决于品种,还取决于产地,包括当地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等。
在葡萄酒的世界里,原料产区有着泾渭分明的地理维度划分。杰西丝·罗宾逊所著的《世界葡萄酒地图》被誉为“葡萄酒的《圣经》”,书中对葡萄酒产地有一个很明确的地理倾向——北纬44度,这根纬线穿过了我国新疆、美国的加州以及法国的波尔多,被称为世界三大黄金葡萄种植基地。令人欣慰的是,据称目前新疆天山北麓和伊犁河谷已经有了亚洲最大的酿酒葡萄种植基地。
作为我国产地生态消费的倡领者,中信国安集团副董事长李建一表示:“产地生态是以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统一为主题,强调产品原料产地先天环境无公害、零污染的生态性和原料管理的纯天然、无化学添加的生态化。”正因为如此,即将推出产地生态的践行产品——尼雅某产地生态葡萄酒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有人提出,在“产地生态葡萄酒”大幕即将拉开之时,中国葡萄酒产业在集体迷失后或将有自我救赎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