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机械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国家质检总局:中国已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

   日期:2005-02-21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456    

  国际在线消息: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新近公布的消息说,中国自2002年开始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以来,食品质量安全有了很大的改善,实施市场准入食品制度的抽样合格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有关人士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市场准入制度已以成为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一道有力防线。

  为规范食品企业生产加工过程,提高食品的质量安全水平,中国从2002年8月开始实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根据这一制度,所有食品生产企业都必须为自己生产的食品向国家有关部门提出销售申请,如果通过了审查,该企业生产的这种食品就可以获得一个生产许可证,而只有获得了生产许可证的食品才能上市销售。

  企业获得生产许可证后,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如果在日常检查、随机抽查中出现了质量问题,企业都会受到相应的处罚,甚至会被取消生产许可证。

  中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新闻发言人刘兆彬先生介绍说,从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以来,相关的工作一直在分阶段的推进。其中,米、面、油、酱油、醋5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工作已经全面完成,这5类食品的质量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他说:

  “2004年,实施市场准入的部分食品抽样合格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完全)实施市场准入的米、面、油、食醋、酱油5类食品的平均抽样合格率为91.4%,与2001年(未实行市场准入制度时抽查的结果)相比,提高了31.5个百分点。”

  据介绍,米、面、油等五类食品是中国第一批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食品。2001年时,中国有关部门曾在全国范围内对米、面、油等5类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当时全国共有这五类食品生产企业约6万家,产品的抽样合格率不到60%。到2004年1月1日完全实行市场准入制度时,这6万家企业中只有约一半的企业获得了生产许可证,其它的企业都被淘汰。

  另外,第二批实施市场准入制度的肉制品、罐头、膨化食品等10类食品,其市场准入工作也已进入最后的过度阶段。

  过度阶段是指虽然目前已经有许多企业通过了相关部门的审查,取得了生产许可证;但其他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生产的产品仍可以在市场上销售。』中国有关部门的官员日前透露,中国将在2005年7月1日前,完成全部的审查发证工作。7月1日后,没有生产许可证的产品将不能再在市场上销售。

  按照计划,在若干年内,中国将对所有的食品都实行市场准入制度。中国共将食品分为28个大类,剩下的13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工作也已启动。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司长纪正昆先生说:“剩余(的)13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工作,2005年1月1日已经全面的启动。在启动之前,(有关部门)对这13类食品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生产)企业的必备条件调查,新建立了这13类食品1万9千多家(生产)企业的质量档案。”

  据悉,这13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审查细则已经制定完毕,各地目前正在开始受理企业的申请,开始审查和发证工作。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