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丹红到“双达”苯事件,几乎每次食品安全的“红灯”总率先在国外亮起。什么时候,这样的“红灯”能拥有中国版?记者日前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营养科学研究所获悉,我国食品安全研究的空白即将在上海被填补,由中科院和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组建的上海食品安全评估研究中心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之中,国际一流水平的中国食品安全研究及支撑体系即将起步。
定性 向“危险分子”发出“通缉令”
俗话说“病从口入”,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的“危险分子”可是个“大家族”。首当其冲的,便是食源性疾病、生物性和化学性污染物。
比如,食品添加剂在常态下对人体并无伤害,但经紫外线照射或微波加热后,情况会否有变?很多人对转基因食品不甚放心,然而科学家们至今无法判定:对抗病虫害卓有成效的“人工基因”所产生的新物质是否对人体也潜伏着毒性?
为了全力“缉拿”种种不利于食品安全的因素,上海食品安全评估研究中心包括生物分析、理化分析、危险性评估研究、食品成分分析、动物研究和系统生物学在内的一系列食品安全检测平台将迅速到位。
定量 对“致毒嫌疑人”“治罪量刑”
英国食品标准局网站上一则“关于软饮料中苯的说明”,却在中国部分媒体上闹出了“软饮料致癌”的笑话。这给我们补了一堂食品安全的常识课:在被怀疑是有害的物质前,那些关于含量的限定词,绝对省略不得。中科院上海营养科学研究所所长史香林强调说,“有没有毒性”和“含量超过多少会对人体有害”是食品安全研究中两大同等重要的因素,缺少其中任何一个,得出的结论便往往是不完整的。
所以,最终要给那些食物链中的“危险分子”定罪,定量研究必不可少。比如,中药材不可多吃的道理大家都懂,但当它作为食物摄入时,又该如何限量?出于工业化生产的需要,动植物饲养、培植时会使用生长素,照道理需待生长素从动植物体内代谢完毕后方能食用,这方面的定量监测应如何展开?运用分子流行病学和计算生物学等现代化研究工具,科技人员能发现和确定各种因素对人体健康可能引起的不良作用、作用剂量及人体最大耐受量。
定编 科研教育信息发布三管齐下
调查显示,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内容较单薄,食品生产以小型、分散为特点,又缺乏现代的检测手段、科学的安全评价体系及系统化的管理机构。为此,上海食品安全评估研究中心计划下设食品安全与危险性评估、食品安全检测与评价技术、信息与食品安全策略、食品安全教育与培训等六大科研和管理部门,发布食品安全趋势信息、食品安全检测评估信息及食品安全信息事件,建立食品安全预警体系,指导公共营养与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