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粮价上涨对中国的粮食供应有什么影响?国内大米供给能力如何?针对近期的热点问题,昨日, 国家发改委表示,中国粮食连续4年丰收,目前粮食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粮食库存消费比高于国际公认的17%~18%粮食安全线水平,可以保证国内市场供应和市场粮价基本稳定。
昨天,发改委在其官方网站上以答记者问的形式,介绍了近期中国粮食供求形势。
国内粮食供需总量基本平衡
发改委表示,这轮国际市场粮价上涨主要是由于近年来全球粮食供需偏紧所致。当中包括气候灾害、近年来能源需求增长和价格暴涨、一些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过程加速等因素影响。预计受气候及粮价上涨等因素影响,今年世界粮食会有恢复性增产。
发改委表示,目前国内粮食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粮食库存充裕,可以保证国内市场供应和市场粮价基本稳定。国际市场粮价上涨对国内市场影响不大。
据悉,2007年,中国粮食产量超过1万亿斤,比2003年增产1400多亿斤。而粮食消费量为10200亿斤左右,产需总量基本平衡。除大豆有一定缺口需依靠进口弥补外,小麦、稻谷、玉米三大品种消费量在8500亿斤到8700亿斤之间,产需平衡有余。
发改委表示,已经采取直接补贴农民、提高小麦和稻谷粮食最低收购价等措施,以促进粮食生产。今年夏粮播种面积达4亿多亩,早籼稻8700多万亩。
发改委虽然并没有说明目前的粮食库存量,但却表示由于连年丰收国内粮食库存充裕,目前粮食库存消费比高于国际公认的17%~18%粮食安全线水平。
坚决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
针对目前的大米供给问题,发改委也重点给予了介绍。据悉,去年国内稻谷产量为3700亿斤左右,而消费量在3600亿斤到3700亿斤左右,略有盈余。在国家粮食储备中,大米的库存也超过了合理库存。在广东、上海、浙江、福建等传统稻米消费区,地方储备按照主销区6个月销量的要求充实到位,其中大米库存占70%以上。
发改委表示,近期为保证国内大米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铁路和交通部门在运输安排上重点向粮食倾斜。截至4月20日,全国铁路系统从东北三省一区发运粮食1974万吨,同比增长13.4%。
发改委介绍,今年国家采取了对粮食及其制粉取消出口退税、加征临时出口关税和实行配额管理等措施,控制粮食出口。
据介绍,目前全国粮食库存检查工作已经展开,对部库存进行督导巡查和直接随机抽查。同时进一步加大对粮油加工、批发、零售等重点环节经营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对大型粮油批发市场、超市和农贸市场的巡查,督促企业加强自律和承担社会责任,坚决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流通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