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消费者近期在逛超市时可能会发现,海天、李锦记、亨氏等多个品牌的酱油、辣椒酱、鸡精等调味品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提了价,上涨幅度约为5%-10%,在终端每种单品大约涨了0.5-2元。由于此次涨价各厂家都较为低调且涨幅较小,因此目前消费市场反应并不大。
涨幅较小市场影响不大
记者走访超市发现,包括海天、味之素、亨氏、厨邦、味事达和致美斋等多个品牌的酱油、酱料产品均已调价。
亨氏调味品相关负责人表示,亨氏金唛生抽和亨氏金唛酱油等7款酱料产品近期已涨价,另一知名调味品品牌李锦记也将于近日全面上调酱油、酱料类产品价格。广州万佳超市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已经接到李锦记有关“调整酱油、酱料类产品涨价的通知”,万佳拟在近期执行调价措施。对此李锦记表示,公司的确已于近期陆续调整酱油、酱料等调味品价格,但调整的平均幅度仅为5%-10%.在番禺一家士多,500ml装的海天金标酱油和银标酱油,价格分别由5元、4元上调为5.5元和4.5元,涨了五毛钱;味事达380ml“味极鲜”也由原价5元变为现价5.5元。不过据一家超市的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品牌多数是在5月开始调价,由于调价的幅度较小,因此普通消费者对此感受并不明显,此类调味品的销售与往常相比也并无异常。
成本推高调味品价格
调味品企业为何纷纷提价?业内指出主要原因是原料成本价格尤其是大豆(5000,-7.00,-0.14%,吧)价格飞涨所致。
据了解,大豆是酱油和酱料产品的主要原料。而我国大豆70%以上需要依靠进口,因此国际大豆的价格直接影响国内大豆制品的价格。而从去年7月份开始,我国进口大豆的价格已经连续10个月出现上涨,尽管大豆价格在今年3月份开始一轮大幅调整,但是支撑大豆近几年牛市的基本面基础并没有改变多少,目前大豆价格又开始连续向上走高。
专家分析,一方面,由于需求增加以及天气因素造成减产,全球大豆供需紧张;另一方面,中国需求仍然强劲,中国目前大豆进口数量已经是国产数量的2倍左右,去年我国大豆进口达到3082万吨,创出历史新高,今年进口数量仍有望超过3000万吨,而在2000年我国大豆进口仅有1000万吨左右。此外,原油价格的大幅走高,加大了市场对于生物柴油的需求,这让本身已经紧张的全球大豆供需关系雪上加霜。
李锦记公共事务部相关人士表示,此次调价主要是调味品行业面临大豆原料价格高涨的问题。另外包材成本以及运输物流成本的上升也使得企业成本大大增加。如在今年4月,黄豆价格同比增长56%,原油价格同比增长高达84%,相对而言李锦记近期对部分酱油和酱料产品的价格进行了平均幅度仅为5%-10%的调整,是一个健康的市场调幅。广东佳隆食品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包括淀粉、味精、鸡肉的价格涨幅很大,原材料成本平均涨了30%,不得不涨价。亨氏有关人士也表示,近期的调价与大豆等原料成本上升直接关联,而且是全行业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