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质量重于数量,我们要转变重量轻质的误区,通过优化区域布局和农业科技进步及普及,可以支撑这一目标——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防治农田污染。”
“中国十分之一以上耕地遭到污染——据不完全调查,目前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万亩,固体废弃物堆存占地和毁田200万亩。”2007年世界地球日期间,来自国土资源部的这则数据引发多家媒体的报道,也让人们对粮食的品质安全有更多担忧。
“我们不仅要吃饱,更要吃好、吃健康。粮食的品质安全和数量安全应该放到同等重要的战略位置上,粮食品质安全有待上升到国家粮食安全的长期战略中去予以强调。我们不能仅满足于保住18亿亩耕地,对于保住的18亿亩是什么样的耕地,其质量如何?是否遭受污染?肥力状况和水土资源匹配是否可持续?必须引起我们的特别关注。只有这样,才能使粮食的数量、质量和品质的安全保障同时推进。而且在有些方面,我们是可以及早着力采取措施的。”
日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区域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龙花楼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作上述表示。
我国农田污染具有明显区域特点
“我们在东部沿海地区的调查表明,初级的工业化——尤其是不少乡镇企业——对污染物排放控制不严,直接导致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被严重污染。而要治理好被污染的土地将是十分困难的。”龙花楼表示。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田水利设施配套、区位条件好的优质耕地被不断占用。为了保住18亿亩耕地红线,处于边缘化的土地将成为未来农业用地开发的焦点,这将对生物多样性、土壤质量、供水的数量和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和后果。过去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围垦和陡坡开垦造成的环境破坏有待进一步恢复。为了提高农产品产量,滥用化肥、杀虫剂甚至激素物质,对资源环境、农产品品质乃至人们的身心健康将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由国家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承担的“全国土壤现状调查及污染防治”项目已经启动,计划用3年半左右的时间投入10亿元,完成对全国土壤污染的系统调查;在摸清中国土壤污染总体状况的基础上,研究和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和监测标准,并制定中国土壤污染防止和治理的战略、对策。
目前,我国的农田污染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如东北地区的大豆基地由于长期使用农药使害虫具有很强的抗药性,化肥的不合理施用致使土壤养分失衡进而影响农产品品质;东部沿海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特点,新特农药和肥料的使用带来新的污染源;中部地区突出的是大规模畜禽养殖,由于相关设施、设备和技术的不配套带来严重的农田面源污染;西部地区果业的大量发展带来综合的农业污染,农药化肥的不当使用致使土壤残留污染严重。
新时期基于“区域比较优势”和“市场有效需求”两大准则的中国农业结构调整,已成为促进中国农业走向区域化、专业化与市场化的根本驱动力。今后一段时期内,东部地区将成为高科技农业、高价值农产品和出口创汇农业的优势区;东北及中部粮食主产区,推行优质化工程,做深、做优粮食产业,注重加工转化和产业化经营,形成中国粮食安全的“心脏”;西部地区将因地制宜地发展环境友好的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节水农业。然而,如果不加以防范,农地的集约利用及农业区域化、基地化和规模化经营将会带来新的污染。
新技术保障粮食品质安全
“粮食质量重于数量,我们要转变重量轻质的误区,通过优化区域布局和农业科技进步及普及,可以支撑这一目标——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防治农田污染。”龙花楼表示。
对于测土配方施肥,包括东北、山东、河南、江苏等在内的不少地方都在做。“测什么,补什么,做得好的,每亩地可节约用肥一半多。在保障粮食品质安全方面,测土配方施肥主要是通过均衡作物营养,使作物在农产品质量上得到改善,还可以增加粮食产量,减少肥料的挥发、流失等浪费,减轻对地下水硝酸盐的积累和面源污染,从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生物防治害虫可减少农药的使用。比如,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等单位研发的棉蚜生态治理技术,是以植物作为生物防治因素加以利用的“相生植保”害虫防治新思路。针对农田的重金属污染治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陈同斌研究组,研究发现了对砷具有超富集功能的蜈蚣草,为解决我国砷污染的土壤修复提供了技术捷径。
“将来的粮食生产布局要充分考虑环境状况,并避开污染地域,改善经营模式来防治污染。要突出东、中、西部不同区域生产环境特点和不同作物的环境需求,围绕敏感作物、敏感地带及优势作物,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总体要求。同时组织关键农业生产技术的示范和推广,来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安全性。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治害虫和污染土壤的生态修复等新技术对保障我国粮食的品质安全可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我国在此类农业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方面做得还很不够,应该从源头上加强对工矿企业污染的监管和治理。”龙花楼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