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机械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关于重振国产乳制品行业的思考

   日期:2008-10-08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645    

    “跟国庆节前相比,现在国产品牌奶粉的销售已经有所回暖。”10月4日晚,当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华堂商场亚运村店奶粉区,商场工作人员对记者说道。

    记者注意到,与国庆节前相比,很多国产品牌的乳制品已经重新开始占据奶粉区的货架,并开始了大规模的促销活动。就连一直走市场高端路线的蒙牛特仑苏牛奶与伊利金典牛奶,也都做起了“买一赠一”的促销活动。

    市场的渐渐回暖,让人们对中国的乳制品行业平添了一些思考。

    质量为本

    国家质检总局的最新抽检结果显示,市场销售新生产的主要品种液态奶、乳粉未检出三聚氰胺。国家质检总局对婴幼儿配方乳粉和其他乳粉进行了三聚氰胺抽样检测,共抽检到10个省(市、区)生产的31个品牌128批次婴幼儿配方乳粉,均未检出三聚氰胺。对全国市场供应的115个品牌的2093批次液态奶进行了抽样检验,结果均未检出三聚氰胺。

    从最开始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被查出含有三聚氰胺到后来众多乳制品被检出含有三聚氰胺,中国乳制品一度产生信任危机。在国内一家著名的门户网站所作的调查中,超过90%的参与调查者表示不会购买相关品牌的奶粉。9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对奶制品行业开展全面整顿,使奶制品生产和市场秩序有一个“根本性的改观”。

    企业,是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质量,是这场全行业整顿的关键词,也是乳制品行业重新发展的唯一出路。

    “在这场事件中,国产品牌没有赢家。”北京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历俊博士说。在此次事件中,三元没有产品被检出含有三聚氰胺,其部分产品目前的市场销量已经明显增长。

    “强烈希望此次能坏事变好事,从此能让中国乳品行业走上更健康的发展道路,回归基本,按客观规律发展。同时非常支持国务院的决议,希望中国乳业尽快恢复信誉。”同样没被检出三聚氰胺的贝因美集团董事长谢宏在其博客中如此写道。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乳制品的危机始于质量,转机同样在质量。经历此次事件之后,我国的乳制品必须重新关注产品质量,严把奶源关,规范市场竞争。

    规范奶源

    根据公安机关的调查,造成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出现三聚氰胺,是因为部分不法分子在三鹿集团收购的原奶中添加了三聚氰胺,这充分暴露了包括三鹿在内的部分乳制品生产企业的奶源出现了问题。

    乳制品市场之争,首先在奶源之争。

    分析人士指出,虽然企业一直在宣扬自己的奶源质量如何有保障,但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的发生,充分说明我国很多企业在奶源质量控制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究其根源,正是企业之间愈演愈烈的奶源之争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乳制品质量下降。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曾指出,过去由于没有对奶源基地建设者权益保护的法规,造成了相互抢奶、奶源大战的混乱局面。一些企业,特别是一些新建企业、外地企业自己不建设奶源基地,没有投入,而抢夺别人的奶源,从而导致原料奶质量下降。

    “乳业行业本身有其特殊性,它前端连接的是广大奶农、终端连接的是广大消费者。要保证乳制品的质量安全,首先就要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安全,即奶农提供的奶产品的质量安全。这不仅涉及到中间生产商的利益,终端消费者的安全,还涉及到前端广大奶农的利益。因此,只有保证乳业行业的健康发展,才能保证广大奶农的利益以及完成带领他们致富的任务。”完达山乳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清泉说。

    9月22日,农业部、国家质检总局、工业和信息化等国家有关部委,联合启动全国奶站专项整治行动,目标直指乳制品的“第一车间”——奶源。而中国乳制品行业若想再次振兴,如何解决好奶源质量问题至关重要。

    有序竞争

    统计显示,我国人均年消费乳制品仅为6千克,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10。而去年中国乳品行业的中小企业,迅速从1600家增加到2000家。不仅如此,在全行业的100亿元投资中,新开工项目就占据了91亿元。

    在巨大市场空间的吸引下,不仅全球排名前20位的乳业巨头已经全部进入了中国,而且我国乳制品企业更是一拥而上,试图分得市场一杯羹。

    大量中小企业的大规模回归,直接导致了产能过剩。据悉,中国乳制品行业目前产量大概有3000多万吨,但产能却达到5000多万吨左右,部分省份产能过剩程度甚至达到40%~50%。

    分析人士指出,“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的发生,除了企业丧失责任、政府监管不力等原因之外,与目前我国乳制品市场秩序混乱,恶性竞争有很大关系。重复建设导致了恶性竞争,乳制品市场“价格战”愈演愈烈,价格机制的失灵让从业者效益低下,对成本上升的容忍力降低。

    在中国产奶大省内蒙古呼和浩特,该市奶业协会秘书长巴根那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暴露了中国奶业的不良状态,包括长期以来存在的奶站管理松散、企业自律不严、重复建设严重、竞争秩序混乱等问题。

    中国乳制品行业要想重新发展,恢复市场秩序,引导行业良性竞争,良性发展至为重要,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命题,就是要解决好产业扩张和成本上升之间的矛盾,确保产品质量。“我觉得成本上升、竞争无序等都不应该成为企业放弃产品质量的理由,作为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企业有责任确保自己产品的质量安全。”国内某乳品企业负责人说。

    事实上,从“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以后,中国乳制品行业就开始了其从上到下的整顿行动,其焦点就是确保产品质量,重振市场信心。根据商务部的统计,国庆黄金周期间国产品牌婴幼儿奶粉和液态奶销量已分别恢复到正常水平的80%和70%左右,对于恢复中的乳制品行业来说,这是个利好消息。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