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机械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粮食供给趋紧 专家建议到海外开农场

   日期:2010-02-03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365    


    2006年至2009年,我国粮食连续3年增产。然而,粮价却持续走高……对此,经济学家茅于轼称:“这正是中国粮食紧平衡的佐证!” 

  所谓紧平衡,即粮食供给在实际需求平衡线上下5%内波动。 

  对于追寻小康生活的人们而言,粮食供给为何紧平衡?如果它长期存在,又当如何应对? 

  记者近日连线了方成(联合国粮农组织高级经济学家)、赵刚(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徐明(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首席科学家)三位权威研究机构专家,请他们解疑释惑。 

  说成因 

  方成:全球粮食供给趋于紧张 

  粮食危机! 

  似乎,这是危言耸听。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过去两年,国际稻米价格上涨超50%,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小麦价格涨幅超140%,稻米涨幅超80%…… 

  “价格上扬,其背后正是全球粮食供给趋紧的现实,”方成坦言,“长此以往,世界将有逾亿人口面临吃饭问题。” 

  目前,中国粮食自给率维持在95%左右。 

  对此,方成说:“尽管自给率较高,但紧平衡在中国已出现,从国外进口部分粮食是补充国内粮食需要的重要渠道。” 

  近年,大豆、薯类和谷物是我国粮食进口主要品种。进口来源国包括美国和阿根廷等。

  “统计显示,上述国家粮食产量都在下降,并开始限制粮食出口”,他分析,“如此,势必影响中国粮食进口。” 

  方成强调:由于全球粮食供给趋紧,各国的粮食供应都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因此,处理国内粮食紧平衡问题,必须融入全球背景。” 

  赵刚:种粮成本日益增加 

  国外,全球粮食供给趋紧。 

  国内,种粮成本明显上升。 

  “近年来,国家给予粮农一定程度的补贴”,赵刚说,“但是,粮农的种粮成本还是在上升,从而影响了粮食生产。” 

  那么,上升的成本从何而来? 

  赵刚分析:近年来,国际石油价格飞涨带动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降低。 

  “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幅度很快”,他说,“由此,农民种粮的显形成本开始增加,压力越来越大。” 

  他举例说:“在河南,尿素价格从2007年的80元/袋涨到现在的115元/袋;复合肥价格从2006年的70~80元/袋,涨到现在的170元/袋。” 

  此外,农业生产需要的柴油等其他生产要素价格也出现快速增长。 

  赵刚认为,这种现象造成粮食主产区部分农户出现减少投入趋势,“南方少数省份还出现大面积的土地撂荒现象。” 

  徐明:气候变暖导致粮食减产 

  “分析紧平衡原因,不能忽略气候因素!” 

  电话中,徐明直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大量农作物的成熟期发生变化,或是缩短,或是延长,“生长规律改变导致产量下降。” 

  据他透露,近日,联合国粮农组织研究发现――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包括亚洲、非洲和美洲在内的广大地区,玉米、小麦和薯类等传统农作物的产量都会下降。 

  “以长江流域为例,”徐明分析说,“四川盆地玉米将减产25%―50%,冬小麦也会大面积减产…… 

  同时,他还预计:“到21世纪后半期,北美等世界主要产粮区的土壤水分还会减少,从而进一步导致粮食减产。” 

  他认为,在包括气候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中国的粮食紧平衡状况不会是短期状况。“因此,必须高度重视。” 

  话对策 

  赵刚:拓展,到海外去开农场 

  面对紧平衡,我们作何应对? 

  对此,赵刚建议:到海外开农场!“这样,不仅破解国内资源有限难题,还解决粮农积极性下降问题。” 

  他的观点与农业部表态不谋而合!近日,有农业部官员透露:我国正在探讨相关鼓励政策,原本仅具试探色彩的农业“走出去”战略将更具操作性。 

  赵刚解释,种粮走出去包括“租地种粮”和“买地种粮”两个途径。“其实,它们都是加强中国粮食安全的有效办法。” 

  这方面,已有成功案例。 

  “前些年,中国和古巴合资办水稻农场便是一例,”赵刚介绍,“该项目完成土地开发5000公顷,双方都从中获取了各自利益。” 

  他认为,走出去开发南美、澳洲等地的水土资源,“不仅能促进中国农业进入全球农业大循环,粮食产品返销国内还可补充国内市场。” 

  方成:节粮,和种粮一样重要 

  解决问题,不能只知道种粮,还必须努力节约粮食! 

  方成说:“哪怕每年节约1%的粮食,在中国就是500万吨,如果节约更多,就能积攒更多粮食。” 

  这里,他举了两个例子加以说明。 

  在英国,调查发现,全国1/4以上的食品被扔掉;在香港,去年中秋节因过期而扔掉的月饼可堆满一个篮球场…… 

  他感叹:“其实,很多被扔食品并没有坏,完全可以吃,人们要明白,节约粮食对我们手中掌握粮食的数量影响很大。” 

  那么,应当如何节约? 

  其中,经济学家认为―――价格杠杆是重要一环。“但是,这并不是全部,仅依靠价格调节就会损害低收入群体的利益。” 

  因此,还必须有其他方式。例如,鼓励餐馆将顾客吃剩食品打包,或把打好包的食品放在指定窗口,供需要食品的人自由取用。“这不但节约食品,还帮助了肚子饿的人,一举两得。” 

  徐明:创新,让优质品更优质 

  徐明建议,解决粮食紧平衡还应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步伐。 

  “要提高粮食增产科技含量,优化粮食品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他明确表示,要不断创新,让优质品种更优质。 

  他说:“研究机构要组织力量对优质粮食品种要实施科技攻关,力争在品种选育、粮食加工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由于长期从事气候变化适应性研究,徐明还特别强调了气候变化与粮食种植的关系。“气候变暖会导致农作物减产,但如果科学利用,也可从中获得好处,如对农作物采取品种嫁接、移种等措施。” 

  此外,他还认为,合理引进国外先进粮食科研成果,“做好利用、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也有利于促进国内粮食问题的解决。”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