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年半时间,曾经一度“波澜不惊”的食糖中远期现货交易市场和期货交易以每季度平均上涨500元/吨的走势,价格迅速突破6000元/吨的历史新高。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作为全球食糖产销大国,中国的食糖价格在短短2年时间里再创新高,未来糖价将可能在6500元~7500元/吨的区间运行。价格上扬的背后释放出食糖产业的三大信号,我国亟待建立完善的市场调节机制。
信号一:价格上扬迅速向终端环节延伸
2008年下半年,我国白糖中远期现货交易市场价格一度在2700元/吨的“赔本价”徘徊,随后,价格迅速飙升,几乎以每季度500元/吨的高速飙升,到2009年初突破5000元/吨,2010年国庆黄金周结束后,价格甚至飙升到5950元/吨。
与此同时,终端零售的行情也在不断上涨。目前我国各地白糖的零售商店和超市中,白糖价格已经上扬到8元~9元/公斤,一些超市甚至提高到11元/公斤,比2008年下半年平均为4元~5元/公斤的价格,飙升了1倍。
接受记者采访的诸多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此轮价格上涨的最大特点是传导性很强,期货、中远期现货交易和批发价格的飙升,迅速传递到零售终端市场。这意味着原来意义上仅停留在期货、中远期现货和批发市领域的价格波动,已经迅速延伸到零售领域。
信号二:多重因素助推糖价,价格攀升已成定局
广西糖业协会秘书长张鲁宾分析认为,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食糖缺口,致使食糖价格具有一定程度上涨空间。2009年~2010年我国共生产食糖1073万吨,比上一榨季少产糖近170万吨;与此同时,全球白糖今年将出现780万吨的供需缺口。“国内外双重因素作用,决定了今明两年国内糖价还将进一步提升。”
信号三:“金融食糖”渗入产业链
记者采访的食糖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仅靠食糖产业自身的资金实力,不会导致价格成倍飙升,大量场外资金的涌入才是造成食糖价格节节攀升的根源。
作为珠三角一带主要食糖采购商之一的冷云斐认为:“按照期货和中远期现货交易市场中资金的‘杠杆作用',只需要十分之一的资金,在货物交割前就能迅速抬升糖价。从2009年初开始,就不断有大量资金进入食糖市场,近期楼市调控,有更多的资金快速涌入。”
众多专家呼吁,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完善的安全储备糖机制,将储备糖与进口糖相衔接,引导食糖价格维持在合理区间;另一方面,则要尽快提升对游资进场的监管力度,避免因为游资的炒作导致价格的不断上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