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月5日电(记者田颖 周舟 王爱华)中国食品安全及农业专家5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发展转基因作物是提高中国农业竞争力、保证粮食安全的战略性选择。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农业部农作物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黄大昉说,发展转基因作物对于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中国的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
他说:“在水稻杂交种植方面,我们具有明显优势,转基因技术的引入可以确保中国在粮食生产方面的技术领先,并有利于提高产量,应对耕地减少,粮食供求紧张的矛盾。”
近日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抓紧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和生物新品种,在科学评估、依法管理基础上,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
黄大昉同时表示,转基因作物也存在影响生物多样性和人体生理机能的潜在威胁,科学界将对此进行追踪研究。
中国疾控中心食品营养所食品安全专家吴永宁教授说,政府已批准的转基因食品,目前尚无证据证明其对人体健康有害。
吴永宁说,中国政府目前对转基因粮食的审批十分慎重,审批过程包括实验室研究和田间试验。此外,相关部门要进行常规毒性试验、致敏性试验、蛋白质模拟消化试验等等,经过这些试验,目前都没有发现证明其健康风险的证据。
中国国务院2001年颁布实施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对转基因生物的研究、试验、生产、经营做出严格规定,以保证获批产品的安全性。
黄大昉说,转基因品种具有优良的遗传性状,抗病虫害效果更好。通过节省农药施用,降低农药污染环境和对人畜的危害。
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研究机构的调查报告显示,1996年到2008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由170万公顷增至1.25亿公顷,其中前十年累计减少杀虫剂使用22.4万吨。
“转基因作物绝不会比传统食品因喷洒农药而造成的风险更高。”吴永宁说。
对转基因作物可能产生的潜在风险,卫生行政部门将建立一个不良反应报告系统,及时监控各地不良反应。同时,转基因作物无需灭虫作业,对缓解农村劳动力减少也将产生积极作用。
吴永宁认为,转基因技术是农业生产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应该积极发展,占据国际竞争的主动。
据介绍,目前中国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主要由一些大学和研究所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