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份,杭州市民郭先生来宁波买了5包“宁波汤圆”送亲友品尝,结果有4包并非宁波本地产,因此将生产汤圆的企业告上法庭,从而引起宁波本地对“宁波汤圆”原产地保护的高度关注。随着又一个元宵节临近,这个话题再度引起市民的关注。
昨天,正在负责筹办首届宁波汤圆文化节的镇海区旅游局副局长李启鑫说,“宁波汤圆”原产地保护计划可分三步走,先成立行业协会,再制订技术规范和进行资格认证。“快则三四年,慢则六七年,‘宁波汤圆’原产地保护可基本实现”。而负责筹备宁波汤圆行业协会的宁波三雪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汪超群更是乐观:“六七年?哪用得了那么久,估计两三年就可以了。”
本报记者 周皓亮
“宁波汤圆”原产地保护可分三步走
昨日,宁波帮文化旅游区召开新闻发布会,计划在元宵节期间举办首届宁波汤圆文化节,届时将推出千名游客共做汤圆、宁波汤圆制作技能大赛、宁波汤团DIY家庭大赛等活动。
主办方负责人镇海区旅游局副局长李启鑫说,正宗“宁波汤圆”要凭质量取得市场认同,把“李鬼”打走。
他认为,“宁波汤圆”原产地保护可分几步走:先是成立“宁波汤圆”行业协会,然后可以分手工技术和流水线生产技术两种,分别制订制作技术规范,;接着对市场上所有使用“宁波汤圆”品牌的汤圆进行技术规范和资格认证,符合规范,有资质的,准予使用“宁波汤圆”品牌;技术不过关,不具备资质的,就取消使用资格,进行打假。
准备申请“宁波汤圆”集体商标
事实上,早在半年前,宁波汤圆生产企业已经在宁波三雪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汪超群的牵头下,开始筹备行业协会。对于李启鑫的计划,汪超群回应说:“乐观点的话,估计两三年就可以了。”
他分析说,协会目前正在审批中,今年上半年成立后马上向国家商标局申请“宁波汤圆”集体商标,一旦商标注册成功,不是宁波本地产的,不符合宁波汤圆传统制作工艺的外地汤圆,就无法再冒用“宁波汤圆”的名号了。
“宁波汤圆”技术规范制订有难度
不过,与李启鑫和汪超群的乐观相反,业内也有人表示,制订技术标准并不容易,不怎么看好这两种推断。
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资深业内人士说,汤圆在民间传承了700多年,传统的制作手艺分布在民间,从来没有一个明确的制作标准,要制订技术规范,也不能简单地由几家企业说了算,需要专家、企业和市民多方研究论证。
他还认为,从工业流水线上生产出来的“宁波汤圆”并非正宗的“宁波汤圆”。他说,宁波汤圆与外地汤圆的差别在于纯手工制作和原料的选用,而目前选用猪板油的汤圆在机械化批量生产上还存在一定技术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