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丹红”到劣质奶粉,从瘦肉精到地沟油,从注水肉到针眼苹果,随着各种危害食品安全的行为逐渐曝光在媒体和网络上,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2月27日记者采访获悉,“如何为老百姓的嘴巴把关”已然成为众多代表关注的热点,虽然岛城食品安全的总体状况不断改善,但是仍存在不少食品安全隐患,人民群众对食品缺乏安全感。对此,部分代表从监管等角度分别提出建议,如超市制作过程应公开、岛城应出台本土食品安全条例等。
■疑问
能否公开食品制作过程
2月28日,市人大代表房利的一份《关于食品卫生安全监管的建议》在两会上引起众多代表的共鸣。“近年来,有关食品安全卫生问题频频出现,消费者深受其害,社会反响极大。”房代表忧心忡忡地提出,通过媒体及有关部门的曝光,不难发现,部分食品生产单位及不法分子为了谋取私利,生产加工有毒有害食品,这林林总总的现状直接引起一个问题,就是诱发食物中毒等食品安全卫生隐患。
“据报道,我国每年有20万~40万人食品中毒,足以给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敲响警钟。”房代表告诉记者。和房代表一样,针对食品安全这一大问题,马鸿冰代表从一个“小切口”发出了质疑声:“目前,许多大型超市食品制作都是不透明的,顾客买回家许多东西心中没有底,超市咋就不能公开食品制作过程?”
■根源
食品安全监管空白多
针对目前岛城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房利尖锐地提出了三大欠缺,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监管体制还不完善。“食品安全卫生工作至今存在踢皮球的现象。因为这分属工商、卫生、质监等多个部门监管,谁也牵不了头,谁也不愿牵头。”房代表说,一个部门对食品抽样检测的信息不能多部门共享,造成多部门重复抽样检测,既增加了执法成本,也加重了生产经营者的负担,给监管工作带来难度。
此外,执法力度不是很强也是一大原因。房代表认为,如没有做到持之以恒,出现时紧时松、时强时弱、把关不严等现象。除此之外,还存在第三大欠缺,即监管水平有待提高,“职能部门对食品安全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专业知识和科学技术,监管设备、技术落后,缺少对食品进行综合检查、检测的设施设备,影响了执法水平和监管力度”。
■建议
1 超市食品加工间应当开放
马鸿冰代表提出,超市可以将食品加工间改成开放式,这样顾客就可以隔着玻璃来观看制作过程和食材的状况。此外,针对有条件的超市,马代表建议可在卖场直播制作过程。
2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建议
房利代表则从全市角度出发,提出三点改进建议:政府要加大对各职能部门的监督检查力度,建立一套能相互衔接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避免管理的“真空地带”。其次,加大对因食品安全卫生不合格而触犯法律、法规的制造销售单位和个人的惩罚力度,以整治市场为重点。
此外,建议配置用于流动检测的专用检测设备及专用车辆,提供必要的抽检经费,强化对技术和执法人员的培训。
3 尽早出台食品安全条例
“说一千道一万,我认为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还在制度的完善上。”采访中,葛方明代表告诉记者,食品安全的管理一定要从源头上“拴好阀门”。对此,他提出岛城应尽早出台《青岛市食品安全条例》。
“目前青岛法规在这一方面尚属空白,建议市有关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抓紧研究出台《青岛市食品安全条例》,用地方法规的形式具体明确青岛市各类食品的安全标准,生产、销售等过程的管理要求,以及相关部门的职能职责和考核处罚要求等。”葛代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