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奶粉”、“氢化油”、“漂白蘑菇”等事件被曝光之后,相关行业协会总会发出行业自律倡议。但网友仍有担心:行业的良性发展,光靠自律够吗?行业协会到底应该起到什么作用?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对2092人进行的调查显示,54.3%的人表示“了解”行业协会,43.0%的人对行业协会“了解很少”。对于行业协会发挥的作用,39.9%的人感觉“比较差”或者“非常差”,37.2%的人感觉“一般”,20.6%的人感觉“非常好”或者“比较好”。
仅1.2%的人肯定行业协会作用发挥充分
行业协会,是指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为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提供咨询、沟通、监督、公正、自律和协调的社会中介组织。
曾从事房地产行业的康子冉认为,行业协会能将相关行业数据和意见提供给政府,作为政府的决策参考,是上下沟通的渠道。在行业协会内部,新企业可以通过行业协会整合“人脉”,尽快熟悉本行业。同时,行业协会承担着“吸收伤害”的作用,成员单位可以通过行业协会解决问题和寻求帮助。“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陷入公关危机后,就曾通过行业协会与媒体和公众进行沟通,最后化解了负面影响。”
“目前行业协会的情况参差不齐。”北京市某公司总裁办主任张先生告诉记者,不少行业协会做得比较好,对行业的规范和发展有积极作用,但很多行业协会处于“休眠”状态,主要是因为很多协会挂靠在政府部门,进行跨协会和部门的沟通比较少。
据了解,我国目前有行业协会近7万个。截至2009年年底,全国性行业协会的会员企业达298.2万个,总资产168.8亿元。但本次调查显示,仅1.2%的人认为,目前行业协会的作用发挥得很充分。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宋彪认为,一些行业协会在促进成员交易机会,监督企业执行法律政策,甚至应对国外反倾销调查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一些行业协会在维护行业利益方面的不适当做法,也让公众对行业协会的功能产生质疑。
“有行业协会规定新产品在进入市场1年内不得打折销售,有行业协会进行集体协商提价,这些做法都涉嫌违反《竞争法》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凸现了行业利益与社会利益间的冲突。”宋彪说。
“中国的行业协会是一个尴尬的事物。”中国社会科学院微观经济研究室主任韩朝华认为,行业协会不是政府,因而不拥有政府的行政管制权力;也不是真正的行业自治团体,因而缺少行业自治组织的自律权威。“既没有政府的权力,又必须依附于政府行政体系,让人感觉成养老院了。”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贾西津指出,全国性行业协会的官办色彩非常强,企业基础和行业自治基础较薄弱,所以及时发现行业需求、发出行业声音的能力比较弱,出现问题时总会滞后反应。“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行业协会理应在政府之前去发现和解决问题,进行自我服务和治理。”
行业协会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原因有哪些?调查中,73.4%的人首选“服务意识不强”,其次是“行业协会管理权滥用”(61.2%),“未与政府部门真正剥离”排名第三(60.1%),还有42.2%的人认为原因是“经费缺乏保障”。
行业协会不应帮企业跟消协“拔河”
贾西津认为,行业协会应该满足企业自身无法实现的需求,比如联合行动、行业治理和制定行业标准等。她举例温州烟具协会,因为企业自治基础比较好,在企业里的凝聚力很强,在2002年欧盟反倾销立案后,聘请国际律师积极应对,最终胜诉。
行业协会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调查显示,63.8%的人建议行业协会回归自立、自主的社会团体角色;63.7%的人认为,应通过良好的服务和行业信誉吸引会员;61.7%的人建议建立一整套协调各种意见、纠纷的渠道和机制;60.2%的人认为需要广泛接受社会监督;50.6%的人认为应该有规范的准入和退出制度。
宋彪认为,政府应对现存的各类行业协会进行类别化的指导和管理。在处理行业协会的建议时,应平衡“行业利益”与“社会利益”之间的关系,谨防行业协会“绑架”政府。行业协会也应建立自律机制,提高产业内企业对行业协会的归属感,在维护行业整体利益同时,及时清理和惩罚业内的“害群之马”,不能因出于行业利益袒护违反法律和商业道德的行为。
“消费者权利作为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参数,也应成为行业协会履行职能时必须考虑的利益平衡因素。”宋彪说,近年来,不少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案例都与行业协会脱不了干系,诸如“禁止自带酒水”的正当性争辩,仍在餐饮业协会与消费者协会之间形成“拔河”态势,这就很不正当。为此,各行业协会在制定政策、标准和行规等规则时,应充分与消费者群体或者消费者协会沟通,尽量减少规则的偏差和承担法律责任的风险。
单靠曝光推动行业良性发展不正常
“一个行业要获得良性发展,不能仅靠行业协会自律吧?”北京市某图书公司职员刘晓蕾说,“毒奶粉”事件后,身边很多年轻母亲不再信赖国产奶粉,即使花上大价钱,也要找渠道代购外国名牌奶粉,“虽然这一事件让整个国产奶粉行业遭受巨大损失,但另一方面,这种市场倒逼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也改善了国内奶粉行业的状况。所以,我们应继续加大媒体曝光力度,实现各行业的良性发展。”
贾西津认为,如果政府在监管上不能做到违法必究,致使司法底线一再被突破,行业协会和企业的责任就会变得模糊,“在"劣币逐良币"的情况下,一味期望靠企业或者行业协会保持道德和良心实现行业良性发展,是不现实的。”
怎样才能保证一个行业良性发展?调查中,62.1%的人首选“加大舆论监督和曝光力度”,其次是“政府加大监管力度”(59.0%),“行业协会自律”排第三(56.9%)。接下来还有:“依靠法律政策”(50.9%)、“企业自律”(44.9%)、“市场倒逼机制”(43.1%)等。
“六成人希望加大舆论监督保持行业良性发展,反映了社会不正常的心态。”贾西津指出,在长期“劣币逐良币”甚至少数法律虚置的现实下,一出事,公众首先期待媒体关注,但媒体曝光能解决所有问题吗?“如果通过法律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会让解决问题的机制变得扭曲,这对社会的危害非常大。”
韩朝华认为,行业的良性发展关键是靠建立和维护法治,严惩厂商的非法牟利行为,这也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国的市场秩序和行业良性发展的问题并不复杂,只要遵循一些基本的是非标准行事就可以了。比如谁制造"毒奶粉",谁保护制造"毒奶粉"的企业,就要对其进行依法严惩。这样一来,"毒奶粉"岂能泛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