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机械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30%种子企业存在侵权违法行为

   日期:2010-12-13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724    

   

   根据农业部的调查,在现有的8700多家种子企业中,有30%的种子企业存在有或无证经营,或仿冒种子、套牌种子的侵权违法行为。

    “多、小、散、乱”是目前我国种子企业的特征。近几年,中国种子市场“乱”的现象最为严重,种子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恶性竞争。

    在违法违规的种子企业中,以玉米种子市场的无证经营,仿冒种子、套牌种子现象最为严重。“郑单958”和“先玉335”是目前在国内玉米种子市场销售最多的两大品种。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合法生产经营“郑单958”的只有4家企业,不合法的至少有40家;而市场上销售的先玉335种子有超过一半的都是仿冒品种。

    种子侵权行为主要分为3类。一是套牌,即以A品种冒充已审定的、具有合法市场准入资质的B品种的假冒行为;二是假冒,包括以非种子冒充种子,以未审定的A品种冒充B品种,使种子真实种类、品种和产地等属性与标签标注内容不符的主观故意行为等;三是侵权,即擅自制售他人品种权种子的行为。国内种业市场侵权、套牌、仿制的混乱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一些正规种子企业的发展。

    据农业部方面介绍,前不久,由国内种子企业、科教单位、种子管理部门等50多家单位发起,中国种业知识产权联盟正式成立。成立该组织的目的,除了为会员提供种业知识产权领域的信息共享、管理支撑、转化促进等多种服务外,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为会员企业遭遇的重点侵权案件提供法律援助活动,严厉打击种子行业内的侵权违法行为。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