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的毒性不可小视
三聚氰胺、苏丹红、氟化物……食品里含有各种各样不安全物质的消息,已经多得令人有些麻木。我们的目光都投注在食品上,却忽视了食品的“外衣”。你可知道可能导致乳腺、前列腺以及生殖系统疾病的双酚A,已经在食品包装中使用了50多年。
一生中,你大约会吃掉75吨食物,这75吨食物的“外衣”,是共计8.5吨左右的食品包装。你关注着自己吃下去的食物是否安全,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食物的包装是否安全?
越艳越有毒
“需要加热吗?”便利店收银员一如既往笑脸相迎。家住北京朝阳区的张立立看了看手中饭团的包装袋,对收银员摇了摇头。从前,他只注意饭团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米饭里包的是什么馅,今天,他想看的是花花绿绿的包装袋上是否有“可加热”的字样。
是一则新闻让张立立多加了个心眼。国家对食品用保鲜膜所做的强制性新标准规定:从2009年12月1日起,保鲜膜包装上必须有相应警示语,如“不能接触带油脂食品”、“不得微波炉加热”等。“饭团的包装袋和保鲜膜很像,以前只顾看又出了什么新口味,也和别人一样直接加热,现在想想,心里特不踏实。”现在,张立立宁愿把饭团拿回家拆开后自己加热。麻烦了一点,但是心里的安全感却增加了不少。
张立立的担心不无道理。《洛杉矶时报》曾在2008年报道,调查显示,在98%的美国成年人和100%的美国新生儿血液抽查样本中,检测到了PFOA(全氟辛酸铵)的存在。这种化学物质用来避免食品黏着到包装袋上,在包装袋经微波炉加热的过程中会迁移到食品里,因其难以被分解,又在人体内积累下来。美国人喜欢微波炉热爆米花,没人料到会把包装材料吃到了血液里。
和PFOA一样存在是否“有毒”争议的还有双酚A,几乎所有食品和饮料罐的内壁表层均使用到含有双酚A的环氧树脂,这种物质可能导致乳腺、前列腺以及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2008年底,加拿大成为首个将其列为有毒物质的国家。此前,这种物质在食品包装中已经使用了50多年,却一直被人忽视。
危险的原材料
现代的食品包装工艺建立在化工材料产业的基础上,这些采用“食品级原料”制造而成的包装,在避免食品被外界环境污染的时候,和食品发生着“最亲密的接触”。
在符合标准的正常使用情况下,这样的接触并不会产生问题,但是在加热、重复长久使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造的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等情况下,将会引发包装材料的“非法迁徙”:包装材料的化学物质会向其直接接触的食品迁移。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认为,当食品接触物质累加迁移量大于0.5ppb(10亿分之0.5每单位),就应进行遗传毒性实验,因为即便是致癌物质的低迁移量,也对健康有害,所以即使包装材料对人体的影响还不明确,迁移现象依然不受欢迎。
出于安全考虑,这样的风险评估应遵循“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原则。
对食品包装的使用不当可以归咎于个人行为,只要花些时间了解一下就可以规避风险,但是违规的生产行为就让食品和包装发生危险的“亲密接触”变得防不胜防。
我国国家标准中有明确规定,包装材料的卫生级别分为三等:工业级、食品级、药品级。然而现实中,一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用工业级的材料生产食品包装的情况并不鲜见(有的企业甚至把绝对禁止使用的废旧塑料当原料)。2008年一次对塑料包装袋进行的全国性抽检结果显示,其总体合格率仅为50%~60%。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透露,这些加工者“先是从回收来的塑料瓶中挑选出好的,而后将剩余的瓶粉碎熔化重新按模型注塑,生产过程需加入抗老化、着色剂等多种化学物质,根本不会区分废旧塑料的来源,甚至农药、化学制剂、医学及化学品的包装也会回收并用来加工新的包装产品”。
背后是赤裸裸的利益驱动。以制作奶瓶为例,食品级的原料塑料每吨3~5万元,而工业级的是每吨0.8~1.2万元,如果用废旧塑料每吨则只需要0.4~0.6万元。在监管乏力的空隙中,此类行为不断膨胀成长。
“标不清”也能杀人
毒包装危害着食品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而有意无意标识不全的包装也会给不知情的食品消费者“带来麻烦”。
2008年3月,美国福克斯新闻网做了一期关于食品包装的报道,食品专家认为消费者们往往被食品包装上精美的图案所迷惑,例如鲜美的水果、美丽的牧场容易让购买者对这些食品的生产地产生错误的幻想包装上的伪专业词汇像“欧咪伽-3脂肪酸”、“益生菌”、“高浓度”等字眼又总是能干扰消费者的判断,而消费者最该知道的问题,食品包装上不一定有明确的标示,即使有,普通消费者也不一定就看得明白。
在北京某媒体出版中心任职的孟迷对此就深有感触。长久以来,她从没深究过自己喜欢的便利店盒饭的塑料饭盒上那个由3个箭头组成、里面有个5字的三角形是什么意思,直到不久前,她察觉到从微波炉里拿出来的饭盒有了轻微的变形。
“我上网查了一下,说是里面的数字越大就越耐热,数字5的材料是聚丙烯,豆浆瓶、酸奶瓶、微波炉餐盒用的都是那种。”饭盒是安全的,她却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因为资料上还说了,市面上多数5号材料聚丙烯做的饭盒,配的透明盒盖却是用1号材料PET制造的。后者并不适合微波炉加热,而她并没在盒盖上看见任何标识。
同样苦恼的还有信息提供方。在我国,生产环节和销售环节的监管权分属不同的部门,该标什么,不该标什么,并非所有生产商都摸得准。
“我们公司原先是做化肥类为主的,后来公司想在农副产品方面下工夫,于是就从江西井冈山订了很多散装的花菇、黑木耳,涉及到了食品包装这一领域,就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食品采购商透露,“因为我们公司主要是做酒店、饭店生意的,如果用简易包装的话,会被工商局、卫生局等部门查,到底有多少食品包装的国家标准要注意,要去申请,然后印刷在包装袋上,我们都不是很清楚。”
这样的后果可能会很严重。假如食品里含有令人产生过敏反应的成分,却在包装上却没有明确的标示,有过敏体质的消费者误食了这样的产品,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
要更严,也要更好
我国涉及食品包装卫生安全的、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有133个,行业标准有126个,但这些标准存在不明确、不细致的问题,并且还欠缺某些重要指标。
比如,国家只对允许使用的材料做了规定,但对不允许使用的材料规定得并不清楚,这些标准大部分都是推荐标准,强制性标准又缺乏对有毒包装物质的明确界定。
“我国现行的食品包装技术法规和标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这确实是一个普遍公认、无需争论的问题。”中国出口商品包装研究所科技部高级工程师王远德表示,“制定和完善食品包装法规,绝非一日之功。”
但“有关方面正在努力”,这在初始阶段,往往体现在不易被普通消费者察觉到的细微环节上。
例如从2009年6月1日起实施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2008)中,第一次在国家标准的平台上采用了“特定迁移量(SML)”的概念。SML即添加剂迁移到接触包装材料食品或食品模拟物的最大限量,单位为mg/kg。这是一个国际通用的概念,欧美的标准对限定物质都采用迁移量的测试。
例如从2009年9月1日起实施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三聚氰胺-甲醛成型品卫生标准》(GB9690-2009)中,对以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及食品工业用设备、器具等的甲醛含量有了严格的限制,其标准甚至比欧盟标准更严格。
标准出台,也有行动配合。2009年11月6日,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7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食品包装材料清理工作的通知》,并向社会发布“可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物质名单”和“禁止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物质名单”。
对于食品包装,确保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如今,食品包装会对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也更加被重视。
“从公元前5000年一直到现在,葡萄酒一直用陶罐、木桶和玻璃瓶保存。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一些消费者的需求使得葡萄酒企业纷纷使用无菌纸盒包装,这已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利乐公司全球市场经理ChrisKenneally说。
Kenneally口中的“消费者的需求”实际上是指现在的消费者更加关注包装的经济性与环保性。在哥本哈根气候谈判的喧嚣下,在马尔代夫、图瓦卢等岛国面临着亡国危机时,在威尼斯年年涨潮淹过街道时,人们多多少少都感觉到:不能再完全无动于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