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机械  北京  白酒  保健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湖南转基因水稻鬼魅路径 非法稻种私下流转

   日期:2010-05-22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251    


    不久前,湖南省岳阳市农业部门在辖区内进行了一次排查,目标是非法转基因稻种。结果让人大吃一惊:据了解,仅岳阳黄沙街镇三个村就查没共约3000斤的疑似转基因稻种。当地政府按农民购买价给与补偿;已经播种的也已铲除。

    之前的4月份,湖南省常德市农业局也部署了全市范围内的专项执法检查非法转基因稻种。据当时《常德日报》报道,至少有5个疑似转基因水稻品种从湖北流入常德,少数种子可能以试种的名义已经流入农户手中,具体品种有武汉惠华三农、武汉敦煌和武汉九环种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两优363、两优036、两优818、赣两优6号和华两优1156.

    排查之后,常德市农业局将“华两优1156”、“赣两优6号”两个样品送至湖南省农业厅检测。常德市农业局主管种子管理的总农艺师易宗云对本报记者称,目前检测结果尚未出来。他一再强调:“(疑似转基因稻种的)量并不多。”

    从2005年湖北开始被曝非法种植转基因水稻以来,与湖北紧邻的湖南省湘北地区也开始出现非法转基因水稻的魅影。素有鱼米之乡的洞庭湖湖畔逐渐沦为转基因水稻的阴影地,无不让人担忧。至今为止,中国尚未进行转基因水稻的商业推广。

    非法稻种私下流转

    虽然在常德和岳阳,转基因稻种私下流转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但是,在当地农业部门的排查之后,想再买到这些“抗虫稻”却并非易事。“最近风声太紧,我们店里没有抗虫稻卖。”本报记者所到的农资店店主基本都如此说。“抗虫稻”是当地对转基因稻种的俗称。

    但很多店主都依稀记得去年的一次热闹场景。根据店主们的回忆,某抗虫稻种子经销商组织各个农资店的老板在常德市镇德桥镇参观两块成熟的试验田,一块种了转基因水稻,另一块种普通水稻,以便让这些店主回去向农户宣传。

    在常德石公桥镇,只有四家农资店,本报记者每到一家店,店主都声称自己已不卖抗虫稻,但在记者的再三要求下,只有一家农资店店主愿意卖给记者抗虫稻。

    据当地农户介绍,普通的水稻稻种一般价格在七八元一公斤,最贵的也不过十几二十元。但所谓“抗虫稻”稻种价格则是三四十元。本报记者了解到,经销商给农资店的稻种基本都是免费的。

    透过当地农户帮忙,本报记者还是在常德和岳阳部分农资店购买到了所谓的抗虫稻。这些稻种大多为散装,其中记者购买的这些稻种经香港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发现含有Bt蛋白的稻种分别为“培两优93”(包装上显示是湖南湘江种业有限公司生产)、“赣两优6号”(包装上显示是武汉九环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两优828”(包装上只显示江苏字样)。

    本报记者就此咨询了中国科学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他称,如果发现的水稻种子鉴定结果确实显示含Bt蛋白,应该能确定就是转基因水稻种子。如果检测结果显示,水稻含有Bt蛋白,基本可以确定属于转基因水稻品系。

    不过这位专家也表示,确定市场上流出的水稻种子是否属于转基因品种,一定要找农业部认定的有资质的监测机构去鉴定。但农业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办公室邹萍处长对本报称,按照相关规定,应该由湖南省农业厅种子管理部门负责检测。而湖南省农业厅给本报的答复是:还不能确定送去的样品是转基因稻种。

    种子从哪来,米到哪儿去

    不管是常德市农业局的排查,还是本报记者的实地调查发现,湖南地区出现的转基因稻种都源自湖北。除散装的稻种无法确认种子来源,其余有包装的种子,其生产厂商为武汉惠华三农、武汉敦煌和武汉九环种业有限公司等。有农资店的店主甚至直接告诉记者,他们的种子来自华中农业大学。

    本报记者查阅工商登记发现,武汉并没有一家叫武汉九环的种业有限公司。与其他被发现疑似转基因的稻种一样,很可能是一个假包装。

    武汉敦煌种业[19.43 1.41%]有限公司是一家注册资金3000万元的种业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姜泉庆。此公司是A股上市公司敦煌种业旗下的控股子公司,敦煌种业拥有武汉敦煌60%的股权。本报记者致电敦煌种业,公司办公室一位人士称,对于记者有关转基因的询问并不知情,此前也曾有媒体报道过,但尚未有相关部门跟他们沟通相关事宜。

    武汉惠华三农种业有限公司是一家注册资金3000万元的种业公司,法定代表人卢晓燕。武汉惠华三农种业有限公司是与转基因种子安全证书拥有者华中农业大学有直接关系的一家种业公司,该公司是由香港上市公司香港惠记集团[1.56 -6.59%]和华中农业大学组建。其中华中农大以技术形式入股,拥有公司30%的股权,但并不参与该公司的经营管理。

    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范敬群接受本报采访时称,在武汉惠华三农种业有限公司推广的品种中,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的只有“华两优1206”、“华两优105”等3个杂交和常规稻品种。对于获得安全证书的转基因稻种“华恢1号”、“Bt汕优63”并没有启动商业化步骤。

    范敬群称,迄今为止,华中农业大学没有授权任何一家企业生产、开发、经营转基因抗虫水稻种子,也没有开展或参与任何有关转基因抗虫水稻种子的生产、开发和经营活动。对于目前社会上传言有转基因抗虫水稻种子销售和种植的情况,“我们认为不排除有通过非法途径获得种子或私自制种的可能。”

    因为华中农大是目前唯一获得转基因水稻安全证书的单位,所以一有转基因水稻稻种私下种植的事件出现,矛头都对准了华中农大,但范敬群表示,现在乱扯虎皮的人太多。“种子在市面上是存在的,但与学校没有关系;至于这些种子怎么来的,我们也是受害者。”

    这些转基因大米最终流向了何处?由于今年在湖南省的转基因稻种已被当地查处,已无转基因大米的可能性。据NGO组织绿色和平往年的报告称,湖北2004年至少有950-1200吨转基因大米已经流入市场。2005年,售出的种子就达4.7万-5.8万斤,种植面积23500亩-29000亩,产转基因大米11750吨-14500吨。

    2009年7月至2010年2月间,绿色和平在广东、安徽、福建、湖北、湖南、浙江、江西、海南和香港九个地区抽取了43个大米样品和37个米粉样品,将其送至独立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转基因成分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来自湖北、湖南和福建的4个大米样品和来自广东的3个米粉样品,均含有转基因成分。

    岳阳市汨罗市的龙舟米厂的产品曾供货到长沙的沃尔玛超市,但半年前被绿色和平认定含有转基因成分,该米厂的老板称,自从疑似转基因事件出现后,他们的销售已经直接降为零。不过,他强调,自己的大米销售范围也仅限在周边地区。

    据称,大米加工厂的采购半径一般不超过100公里。龙舟米厂的大米大部分来自当地。这位老板说,自己收谷子的时候并不知道哪种是转基因。而本报记者的采访也获知,由于转基因粮的外貌与普通谷子并无区别,种植户在卖粮时通常会混着卖或者不声明。

    一位当地农资店的老板告诉记者,因为农业部门的查处,他将店里的部分稻种送回了株洲老家,给自己家人试种。

    这加剧了这种非法流转地域性的扩大。

    链条里的利益纠葛

    对于研究转基因水稻的机构和生产稻种的种业公司而言,尽快实现商业化推广和稻种的产业化是他们现阶段的目标。因为华中农业大学目前获批的转基因水稻证书有效期是2009年8月17日至2014年8月17日。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范敬群说,抗虫转基因水稻在生产性试验阶段深受农民欢迎,学校呼吁相关部门尽快推动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步骤。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一位专家也称,他们的科研人员长时间试吃了两个品系的大米,口感良好,而且健康状况良好。“我们也愿意重申,一旦转基因水稻商业化,我们科研人员的米缸里将都是转基因大米。”这位专家说。

    不过,安全证书的获得,只是任何一个种子品种进入商业化种植的“门槛”,而转基因水稻品种要进入商业化种植,还需要取得种子生产许可证和种子经营许可证。这两证的审核发放是由国家法定机构按照法定程序来独立进行。

    根据专家们的期望,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种植后,最大的获益者是稻农和产业链条中的相关企业。

    稻农会是受益者吗?根据本报记者实地暗访的结果发现,其实转基因稻种在产量上并没有优势,口感上也没有特别之处,而稻种价格还比普通稻种贵了三到四倍,但对于农民而言,螟虫是主要害虫,主要功能就是抗螟虫的转基因稻种初期不需要打农药,节省农民的人力、农药成本,总成本就节省了下来。

    目前力推转基因稻种暗流的主要还是种子经销商们。根据本报记者的调查,种业公司为了实现商业化推广和产业化,用绿色和平的话来说,就是为了造成转基因水稻大面积种植的事实,会利诱种子经销商们在农村推广转基因稻种。

    在常德市镇德桥镇,本报记者以推销转基因稻种的名义与一家农资店的老板“商讨业务”,据这位开了七八年农资店的老板称,种业公司不需要付额外的报酬,只需要免费提供稻种,他会找当地关系好的种植大户进行试种,但种业公司需要承担试种不成功的损失。试种成功之后,农资店老板会帮助在农户中推广稻种。

    除了极少数主动找上门的种业公司,大多数的转基因稻种推销模式是由当地大的农资公司负责向各县镇的农资店推销。在常德市石公桥镇,本报记者欲购买当地所谓的“抗虫稻”,一位农资店老板让记者第二天过来拿,因为查得严,他需要去常德市里取货。

    在整个转基因水稻的链条里,最应该被重视,也是目前最被忽视的群体是消费者,而这些消费者对转基因大米的认识,除了莫名的恐慌,就是莫名的恐慌。

    公众为什么恐慌

    截至目前,中国除批准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棉花、番茄、甜椒、木瓜、杨树和矮牵牛6种植物外,2009年又批准了转基因植酸酶玉米(BVLA430101)和转基因抗虫水稻 (华恢1号和Bt汕优63)的生产应用安全证书。

    但在信息并不对称的情况下,海量的负面资讯让公众对于转基因水稻的安全性变得越发恐慌。即便是私下种植转基因水稻的农民,也心存疑惑。本报记者接触的转基因种植户均表示,他们一般都会留一小块地种植普通的杂交水稻供做自家口粮。

    农民的想法其实相当朴素,他们只是认为,连虫子都不吃的东西,人肯定也不能吃。不过,华中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范敬群对本报记者说,抗虫转基因水稻在生产性试验阶段深受农民欢迎,所谓“农民只种不吃”属于个别媒体的选择性报道。

    更多人的担心则在于,尽管已经有两个转基因抗虫水稻获得了生产应用安全证书,但目前农业部是明令禁止商业化推广的,并且将生产应用范围仅限在湖北省境内的部分地区。按照这个逻辑,这说明农业部对于转基因水稻的商业化推广是有所顾虑的,至少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这种顾虑是否出于安全因素,农业部并未向公众做出详细的解释。

    而且,农业部2009年8月批准的两种转基因水稻--Bt汕优63和华恢1号的消息,还是透过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的公开而为公众所知。基于这种认识,公众对于非试验地的湖南部分地区出现非法转基因水稻的担忧无可厚非。

    那么,转基因水稻到底是否安全呢?

    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一位专家对本报记者解释说,转基因水稻品系使用的是专一高效杀虫Bt蛋白。目前发现,只在水稻二化螟、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等鳞翅目害虫的肠壁上有这种蛋白质的结合位点,因而该蛋白能选择性地有效杀死该类害虫。而人类肠道上没有该蛋白质的结合位点,故不会对人类造成危害。

    中国农科院一位要求匿名的专家对本报记者说,现在老百姓对转基因安全的疑问这么大,农业部、转基因专家为什么不拿出实验数据?公开实验结果?对于国际上宣传的那些错误说法,比如各种各样的证明所谓转基因食品不安全的实验证据,科学家、农业部要正面反驳,把老百姓的疑问解释清楚。但“在这方面,专家和农业部官员做得很差。”这位专家说。

    相关链接:

   
绿色和平:转基因稻种在两湖地区违法流通

    湖南已查封疑似转基因稻种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