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五粮液发布公告称,7月5日接到控股股东宜宾市国资公司通知,宜宾市国资委拟将宜宾市国资公司所持的20.07%股份划转至五粮液集团。与此同时,将宜宾市国资委持有的五粮液集团51%的股权无偿划转给宜宾市国资公司持有。
不过,上述交易仍有不确定性,20.07%的股份无偿划转给五粮液集团尚需依法上报并取得国务院国资委批准方能生效。如果获批,五粮液集团将告别“不持有五粮液股份公司股权”的奇特局面。
此前,宜宾市国资公司持有五粮液股份公司56.07%的股份,为控股股东。宜宾市国资委持有宜宾市国资公司和五粮液集团100%股权。按照五粮液截至上周五的收盘价,此次五粮液股权转让涉及的市值高达266.71亿元。
在上述两项股权转让完成后,宜宾市国资公司将持有五粮液股份公司36%的股份,五粮液集团将持有五粮液股份公司20.07%的股份;同时,宜宾市国资公司将持有五粮液集团51%的股权,宜宾市国资委将持有五粮液集团49%的股权。宜宾市国资公司仍为五粮液股份公司控股股东,宜宾市国资委仍为实际控制人,均未发生改变。
数据显示,五粮液集团2011年、2010年、2009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487.36亿元、402.97亿元、350.3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5.42亿元、55.05亿元、30.96亿元。
据《第一财经日报》了解,五粮液股份公司在1998年上市时,由于受到当时的上市相关规定的限制,只能将部分资产装入上市公司,而其他未上市的部分资产则被组建成五粮液集团,宜宾市国资公司控股的五粮液股份公司,集中于酒类生产的主营业务;而由宜宾市国资委全资拥有的五粮液集团,在为上市公司提供配套生产服务的同时,投资范围扩大到了物流、制药、装备制造等多元化领域。
这种“削足适履”的上市方式,使得五粮液集团与股份公司之间形成既难分彼此,又无实际股权关系的奇特“养子体制”,这也是过去数年间五粮液集团与五粮液股份公司之间被指关联交易、利益输送与公司治理结构等问题产生的根源。
2009年,五粮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之后,五粮液集团董事长唐桥就曾公开称这种体制“很怪、很复杂”,并呼吁政府理顺股份公司与五粮液集团之间的关系。同年,五粮液结束了与五粮液集团之间长达11年的被托管关系,划归宜宾市国资公司旗下。
不过本报记者注意到,即使此次股权转让得以顺利完成,五粮液集团仍然只是五粮液股份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据了解,早在2011年3月,就有类似的股权划转的消息传出。有分析人士昨日对记者指出,五粮液此举有利于理顺五粮液集团和五粮液股份公司之间的股权关系。
进入今年春节以来,高档白酒零售价和一批价出现下滑,五粮液一批价一度大幅下跌200元,经销商利润空间大幅下滑,多位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提及,“一批价大幅下滑五粮液最难受”。
不过,五粮液昨日仍然发布业绩预增公告称,预计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可达到50.46亿元,同比增长50.07%,公司称,上半年经营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因为营业收入大幅度增长,并且收入增幅大于费用的增长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