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业部周二发布的农业贸易展望报告显示,2011财年,预计中国将从美国购买150亿美元农产品,超过墨西哥成为美国农产品第二大进口国,而2009年中国还只是排名第四。
中国农产品进口额正在加速增长。据了解,2000年以来,我国农产品进口波动上升,至2009年,进口额年均增幅在18.7%左右,高于出口额年均增幅。
中国农业部8月3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至7月,我国累计农产品进 口 额3 9 1 . 8亿 美 元 , 增 长33 .6%;贸易逆差130 .5亿美元,扩大61.9%.谷物进口量296.0万吨,同比增66.0%,其中玉米进口28.2万吨,同比扩大56倍。
生意社分析师满荣荣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今年以来,我国罕见自然灾害造成夏粮产量减少、全球范围内的自然灾害引发全球粮食恐慌情绪、国际游资对外盘粮价的炒作、粮食深加工对玉米的需求等,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我国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以及粮食进口数量的大幅增长。
“之所以出现进口量的大幅度同比增长,还与2009年经济危机影响下我国各行业发展低迷导致同期农产品价格基数低有很大关系。此外,国际粮价相比国内低廉,是我国粮食进口量增长的另一因素。”满荣荣说。
国际粮价上涨会不会影响中国的粮食市场价格?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此前表示,国内粮食价格变动基本不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因为我国小麦、玉米、稻谷产需基本平衡,进口量 很 小 , 不 足 国 内 粮 食 总 产 量 的1%,主要粮食品种能够自给自足,国内粮食价格变动基本不受国际市场的影响。
不过,1%的进口量可能变为100%的涨价预期。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陈永福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美国农业部的报告出来后,市场对于中国农产品进口增长的预期将增强,国内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预期也会增强,通过影响市场预期,国际粮价的变动最终会传导到国内市场。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8月26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做报告时也指出,目前我国粮食供需区域性和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从国际市场看,粮食供求总体也是偏紧的,我国利用国际市场来弥补国内个别品种供给不足的难度加大。
“国际粮价传导到国内一般要滞后3至4个月,到时可能与消费旺季产生叠加效应,由此粮价上涨的可能性会比较大。”陈永福认为,“令人担忧的是,如果农产品价格上涨,必然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最后可能引起通货膨胀。”
张平表示,下半年一些农产品价格仍会高位运行,输入性通胀压力依然存在,而游资炒作和各方面对价格变动比较敏感,也会放大市场对价格上涨的预期。近日,不少分析人士预测,受粮食价格上涨预期的影响,CPI的涨幅仍将处于高位。
满荣荣分析说,我国已有的粮食收储政策对于粮食的调控作用很强,大宗农产品如小麦、玉米、籼稻等又可通过期货杠杆来调节,因为目前的粮食进口量增长和价格上涨尚在国家可控范围内,但是不能忽视终端农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对于消费者心理的影响作用,国家调节机制仍需严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