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7月28日电(记者 俞岚)中国每年约有4亿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但在这过程中腐损严重。国家发改委28日称,果蔬、肉类、水产品流通腐损率分别达到20-30%、12%、15%,仅果蔬一类每年损失就达到1000亿元人民币以上。为改变现状,官方已制定五年规划,全力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
所谓农产品冷链物流,是指使生鲜农产品从产地采收(或屠宰、捕捞)后,在产品加工、贮藏、运输、分销、零售等环节始终处于适宜的低温控制环境下,最大程度地保证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
近年来,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有了较快发展,但从总体上看仍处于起步阶段。以欧、美、加、日等发达国家为例,其肉禽冷链流通率达到100%,蔬菜、水果冷链流通率也达95%以上。而中国大部分生鲜农产品仍在常温下流通,产后损失严重。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28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该委编制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近日已正式印发。《规划》提出了未来五年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等。
官方计划到2015年,建成一批运转高效、规模化、现代化的跨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资源整合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企业,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设施装备先进、上下游衔接配套、功能完善、运行管理规范、技术标准体系健全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体系。
《规划》并提出,2015年,中国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达到20%、30%、36%以上,冷藏运输率分别提高到30%、50%、65%左右,流通环节产品腐损率分别降至15%、8%、10%以下。
据发改委数据,目前,中国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为5%、15%、23%,冷藏运输率为15%、30%、40%。全国现有冷藏库近2万座,人均冷库容量仅为7公斤,冷藏保温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0.3%。
张晓强同时表示,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将提高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作为农业大国,中国生鲜农产品生产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但由于冷链发展滞后,蔬菜、水果出口量仅占总产量的1-2%,且其中80%是初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相关链接:
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官方解读:《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出台的背景
官方解读:《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将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居民消费安全
官方解读:当前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