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明(4月5日)开始,栖霞市观里镇蒋家庄村的果农老蒋天天到自己储存苹果的当地冷风库,打听苹果价格怎么样了?令他倍感焦虑和不安的是,每次得到的消息都一样:苹果行情不好,老客(经销商)问的少,销量上不去。老蒋的火噌地一下上来了。
同样是5万斤苹果,在2010年的4月份,老蒋的苹果可是"香饽饽","每天能有三四帮老客上门要货,价格一天比一天看涨。"种了20多年苹果的老蒋还大胆"分析":当年秋天的苹果能卖个好价钱。果然,去年秋天不停上涨的苹果价格被他言中。原来指望着趁机多储存点苹果今春能大赚一笔的老蒋,却不得不面对眼前行情不好的现实。
老蒋说,是赶紧把苹果卖掉,还是等待着"五一"这波往年行情最好时候再处理,他是一点主意也没有了。
"现在的出库价几乎没有利润"
在中国苹果第一市栖霞,和老蒋一样踯躅不前,正在忍受冷藏果价"按兵不动"的果农和企业不在少数。
牟一,栖霞市蛇窝泊镇果农。在当地冷风库储存不同等级和品质的苹果共3万斤。
昨天上午,正在果园地里给果树灌溉的他说,现在钱都押在冷库里,连化肥农药都是赊人家的,"现在卖,不光是不挣钱,每斤还要赔上一两毛钱的冷库储藏费用。"
跟牟一同镇的刘振东,也在当地一个规模不小的冷风库储存着6万多斤苹果。"这几天平均一天的电话费差不多要一百块",现在来的老客少多了,要不停地电话联系。他说,往年这个时候冷库里的苹果"呼呼往外走",基本能出库三分之二。今年的出库量还不到一半,"市场死气沉沉的".
在当地,不少果农疑惑:今年的市场怎么了?是吃的人少了?还是价格高了?但是无人给出答案。
栖霞市翠屏街道民营经济园内的烟台清田果蔬有限公司规模颇大,冷库储藏能力达1万吨。一直关注着市场行情的公司总经理衣殿波,接受记者采访时正在北京卖苹果。电话里,他忧心忡忡。
根据清田果蔬提供的数据,去年秋天,他们收购的"80"一级果每斤价格在3.2元-3.3元,现在的出库价在3.65元,但几乎没有利润。清田对此的分析说,苹果储存费用包括冷库、收购人工以及有人贷款还要支付利息等,平均每斤的费用在0.45元左右。
在栖霞市天赐福果蔬有限公司,也有果农寄存苹果。董事长隋丽平说,客户们都在自己找市场,"80"以上的一级果3.3元也不好卖,"去年秋天'80'苹果也卖这个价。"根据她透露,目前,她库里存储的2000吨苹果,销售占一半多点。
烟台苹果出口量相对稳定
烟台苹果眼前的尴尬,在本地内销企业显现较为明显,但作为出口企业,状况则要相对好一些。
在栖霞市德丰路1号德丰食品公司,这家主要依靠出口的苹果储藏企业,在栖霞规模颇大,总储存量达1.5万吨。潘德辉说,他库里的苹果主要出口东南亚、中东和欧洲,目前出库苹果占总量的四成左右。
"从出口量来看,我们与往年相差无几。甚至,今年的出口量甚至说还多了一点。"潘德辉直言不讳。他分析说,出口量接近往年的原因是因为客户相对稳定。而出口量今年略有增加,是因为对后市把握不准,现在要抓紧时间卖。
对于眼下的形势,潘德辉坦言:"今年的库存量,可谓有史以来同期库存量最大的一年。"
作为龙头企业,潘德辉分析目前的状况时,异常冷静客观。他说,果农售价高,企业成本高,造成现在市场销量减少,直接导致库存增加。企业利润也明显不如往年。
进入散发着冷气的储藏库,记者注意到,这里的"80"一级果似乎比其他果品企业质量更高。果然,潘德辉说,他们的"80"一级果的市价在4.5元左右,二级果在4元左右。同样是一级果,他们的收购时就挑选极其严格,购价就在3.6-3.8元之间,每斤成本在0.6-0.7元左右。
对于后市行情,潘德辉直言"暂时看不懂".他说,市场经济,有需求就有卖家,苹果以后到底会怎么样,要看市场。
是抛售,还是"捂盘",果农很纠结
作为中国最大苹果产地,栖霞市果园种植面积达到了65万亩,年产优质苹果150万吨,全国人均供果一公斤。来自栖霞市果业发展局的统计显示,目前该市具有一定规模的果品经销单位达600多家,果品、畜牧、蔬菜等各类涉农加工企业1000多家,其中仅各类冷风库、气调库就有600多座,总储藏能力达到90万吨。按照正常情况,烟台的冷库和气调库储存的苹果能持续到6-8月份。
在栖霞,同样无法对果价后市做出判断的果农占据多数。栖霞市果业发展局局长孙召文接受采访时说,去秋苹果上涨,令果农喜笑颜开,但拥有占栖霞冷风库、气调库相当比例的蛇窝泊、杨础、观里、官道、苏家店等苹果大镇,存果较多,面临现状,有人欢喜有人愁。
今年入库苹果变幻莫测的价格,眼下正成为栖霞当地果农、果品储藏企业、政府部门和民间人士热门谈论的话题。
是赶紧出手还是在手里捂一下,等待或继续上扬的果价?兴始于冬初,破灭于春萌,短短三四个月的时间内,一场希望通过苹果而发财的大规模囤积行动,是否是一场梦,大家在疑惑中等待市场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