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机械  北京  白酒  保健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丹阳“瓜裂裂”:西瓜爆炸原因复杂 食品安全受关注

   日期:2011-05-17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387    

    新华网江苏频道南京5月16日电(记者顾烨)五月的江南正是地产西瓜上市时节,可在江苏省丹阳市,700多亩现代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园却遇到了一件蹊跷事,许多西瓜尚未成熟就竞相炸裂,"瓜裂裂"令当地瓜农伤透了脑筋,也引发了消费者众多关注。

    "日本全能冠军"遭遇蹊跷裂瓜

    丹阳市延陵镇大吕村20户瓜农近期相继遭遇烦心事:眼看着统一大棚种植的"日本全能冠军"品种西瓜进入膨大期,长势正旺,到了五月下旬,就可成熟上市,可是令人想不到的是,从4月25日起,就有瓜农发现许多西瓜尚未成熟就一个个炸裂开来。

    可蹊跷的是,2010年大吕村第一次种西瓜,种的也是"日本全能冠军",当年200亩没有裂瓜现象,西瓜获得了丰收。正是看到了这一点,许多农户纷纷加入。2011年村里西瓜种植户从7户增加到20户,种植面积一下子扩大到了700多亩,投资规模达到1000多万。大家鼓足干劲,准备再夺一个丰收年。可眼见西瓜一个个炸裂,瓜农们急得手足无措。

    记者首先来到瓜农刘明锁的大棚,他的裂瓜率将近67%,在大棚边上"爆炸瓜"堆放了一地。刘明锁一脸愁容,他告诉记者:"今年是我第一年种西瓜,我投资26万元种了47个大棚,5月6日下午我使用西甜瓜膨大增甜剂和速溶钙进行叶面喷施,结果7日就发现有180多个西瓜爆裂,到现在每天都炸个不停,剩下的大约只有三分之一了。"

    瓜农徐树峰则从4月25日就发现有西瓜开裂,他用速溶钙给西瓜补钙防裂,可是收效甚微。徐树峰告诉记者:"严重的时候,我20个大棚一天有将近500个西瓜开裂,如今剩下的西瓜只有40%左右了。"

    更为蹊跷的是,已有20年种瓜经历的王德红今年也"失手"了,和新手刘明锁和徐树峰一样,他的10个大棚西瓜也大面积开裂。王德红既没有使用膨大剂,也没有使用速溶钙,王德红苦笑着说:"种瓜种了这么多年,还是头一次碰到这种怪事。"

    异因同果多因一果 裂瓜原因错综复杂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如此蹊跷的裂瓜,瓜农们百思不得其解,当地农业部门不得不向专家求助。14日下午,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汪良驹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徐锦华相继赶到大吕村,进行会诊。

    通过走访10个裂瓜农户,专家们得出初步结论,多种因素综合共同造成了丹阳西瓜大面积开裂、畸形,这其中既有异因同果的情况,也有多因一果的情况。

    在这10户裂瓜瓜农中,刘明锁是唯一一个使用膨大剂的农户。汪良驹认为,虽然大多数裂瓜农户没有使用膨大剂,但确实有农户发生大量裂瓜之前使用了膨大剂,两者之间存在时间关联,因此不能排除膨大剂使用时机不当这一因素。因为膨大剂如果在西瓜开花后幼果期使用,可以很好地促进细胞分裂,但是在进入膨大期后,再使用膨大剂,就属于使用时机不当。而使用速溶钙确实可以防裂,因此使用速溶钙这一因素应该可以排除。

    至于其它没有使用膨大剂的农户为何也遭遇大面积裂瓜,徐锦华认为,这就是一个异因同果的情况。裂瓜本身是西瓜生产中的常见现象,一般在10%以下即属正常,裂瓜原因很多,品种、天气、田间管理这些因素都不能排除,即多因一果,而使用膨大剂后裂瓜同样也不能排除这些因素。

    同样在丹阳一地,"日本全能冠军"2010年获得了丰收,但是2011年这一品种出现了较多开裂和畸形果,这多少说明天气对这一品种影响较大。此外,专家还发现裂瓜基本上都是畸形果,因此也不排除畸形果这一因素。

    此外,当地2010年同期低温多雨,按理说不太适合西瓜生长,但由于管理到位,同样取得了丰收,而2011年高温干旱,按理说比较适合西瓜生长,但如果和2010年一样进行田间管理,西瓜长势就会过旺,加上间或突遇暴雨降温,西瓜吸收大量水分,果皮的机械应力就会发生变化,就有可能胀裂。而在当地,同样的品种、天气,裂瓜率不同,则很有可能是田间管理差异导致的。

    食品安全倍受关注 呼唤质量追溯机制

    西瓜开裂引发了消费者的强烈关注,在各大网络论坛上,各种讨论膨大剂的贴子随处可见,人们普遍担心,使用了膨大剂,西瓜会爆炸,那么这些用激素催熟的瓜果会不会对人体有害。

    南京市民周海英对记者说:"对那些个头大、颜色好的瓜果,我有个疑问,它们是不是使用了膨大剂,这些物质究竟有没有残留,人吃了到底是不是安全?"无锡市民马定坤则说:"现在市场上大个瓜果随处可见,乒乓球一般的草莓,鸡蛋大小的葡萄,我们消费者到底是吃还是不吃?"

    汪良驹认为,只要是在正常使用量范围内,膨大剂是安全的。至于大个瓜果,有可能是品种改良、技术改进的结果,也有可能是膨大剂催熟的结果。但是只要是按照国家规定适量使用膨大剂,是非常安全的。此外,瓜果从使用膨大剂到上市出售,会经过一段时间的间隔期,其残留基本测不出来,对人体没有什么副作用。

    据专家介绍,膨大剂名为氯吡苯脲,别名为KT30或者CPPU,20世纪80年代由日本首先开发,之后引入中国,是经过国家批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并不属于食品添加剂。目前膨大剂在我国使用很广泛,长期的使用实践证明其对人体无害。

    对于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担心,专家们认为当前应当加快实施农产品质量追溯机制,只有将农产品品种、产地、施肥、用药、运输、销售等一系列相关信息告知消费者,才能切实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让消费者明白农产品在其某个生长阶段使用了什么农药、激素、肥料,使用了多少剂量,只有这样,才能规范农产品生产,保障食品安全。(完)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