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镇江瓜田里的西瓜像炸弹一样炸开。"瓜裂裂"引发了消费者的强烈关注。使用了膨大剂的西瓜是否会危害人体健康?植物激素是否存在滥用风险?陷入"舆论漩涡"的"西甜瓜膨大增甜剂",一方面遭遇了消费者和媒体的声讨,另一方面引发了专家和研究人员对激素用于促进农作物生产的探讨和争论。
销售商:膨大剂种类繁多
17日下午,记者来到了位于工业北路上的山东省农科院科技服务中心院内,这里集中了近百家的种子、农药经营商家。
"有膨大剂吗?"在一家名为"实科"的农药店里,记者以顾客身份咨询。店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膨大剂分很多种,有蔬菜类、薯类,还有树苗类。得知记者要的膨大剂用于西瓜,工作人员随即给记者拿出了一袋"瓜王1号".说明书上显示:"瓜王一号为西瓜、香瓜、甜瓜坐瓜、快速膨大、增甜营养剂……可提早上市10-15天,增产40%-60%."
膨大剂真有效吗?工作人员表示,现在很多瓜农都用这种产品,对于"瓜王1号"来说,可以促使西瓜早开花、授粉强、坐果率高,缩短生育期,增加含糖量,品质明显提高,个大、瓜圆、单个瓜重明显增加。
而在另一家农资店里,店员又给记者拿出了一种膨大剂"西甜瓜膨大增甜抗裂素",该产品是由青州一家公司生产的一种微量元素水溶肥料。"产品不错,用它的很多。"店员在给记者介绍时,记者注意到,在店员所在的桌子上,摆了各种各样的膨大剂,除了草莓、甜瓜等瓜果类外,还有适用于土豆、黄瓜等蔬菜类的膨大剂。
使用膨大剂后,西瓜会不会提早破裂?"现在使用膨大剂的瓜农挺普遍,一般没问题。如果提前破了,可能是在西瓜快成熟的时候用了膨大剂。"记者在采访中,农资店工作人员均表示,瓜农可以在喷洒农药的时候加一点,只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一般不会出现问题。
瓜地探访:使用膨大剂?瓜农忙否认
5月17日下午,记者辗转章丘、济阳等地,对近段时间媒体热炒的"膨大剂"进行了调查。在章丘市高官寨镇附近,记者来到一家甜瓜大棚。大棚中的甜瓜都已开始成熟,个头大的有1斤左右,小的也有三四两。
当记者询问是否使用膨大剂时,这位王姓的瓜棚主人表示,自己的瓜没有使用这些东西,因为"那些东西(膨大剂)"会影响甜瓜的口感。随后,记者又来到济阳一家西红柿大棚,一位老菜农正在整理刚采摘的西红柿,记者发现,采摘下来的西红柿个头大小不一,大多数都是青的。"都是自然长熟的,别看现在发青,盖上一层保鲜膜,放上一夜,就红了。"老菜农告诉记者,这么青就摘下来,目的还是为了"便于储存".记者随后又走访了几个大棚,遇到的情况大同小异,不知是否因为怕影响自家生意,瓜农和菜农们都表示没有使用过"膨大剂".
蔬菜专家:绿色果蔬生产不许使用膨大剂
17日下午,记者来到省农科院蔬菜所。王崇启副研究员告诉记者,市场上形形色色的膨大剂,其有效成分基本都是植物生长激素---膨瓜素。膨瓜素的主要成分是细胞分裂素,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
根据以往的经验估算,在相同的管理条件下,使用过膨瓜素的瓜果作物产量能提高20%左右。虽然产量提上去了,但使用过膨瓜素的瓜果,在口感方面也就降下来了。
王崇启还告诉记者,这种膨大剂在农村地区应用较为普遍,而且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虽然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标准,即绿色果蔬生产已经不允许用膨大剂了,但由于利益的驱使,仍有很多人在继续使用。包括膨瓜素在内的植物生长激素,也并不只被用于西瓜的生产,还被用于番茄、黄瓜等其他蔬菜作物。他说,像其他农药一样,植物生长激素在一段时间内可以降解。但如果使用量较大,或使用时机不当,这些外用激素也有可能会残留在瓜果作物中。
至于膨大剂是否对人体有害的问题,现在还只能是怀疑,蔬菜所还未掌握它对人体有害的证据。植物生长激素对人体是否有害,与转基因作物对人体是否有害一样,还没有定论,是一个需要长时间研究的课题。
专家会诊蹊跷裂瓜
江苏省丹阳市,700多亩现代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园的许多西瓜尚未成熟就竞相炸裂,"瓜裂裂"令当地瓜农伤透了脑筋。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如此蹊跷的裂瓜现象?14日下午,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汪良驹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研究员徐锦华相继赶到大吕村进行会诊。
通过走访10个裂瓜农户,专家们得出初步结论,多种因素综合共同造成了丹阳西瓜大面积开裂、畸形。在这10户裂瓜瓜农中,刘明锁是唯一一个使用膨大剂的农户。汪良驹认为,虽然大多数裂瓜农户没有使用膨大剂,但确实有农户在发生大量裂瓜之前使用了膨大剂,两者之间存在时间关联,因此不能排除膨大剂使用时机不当这一因素。因为膨大剂如果在西瓜开花后幼果期使用,可以很好地促进细胞分裂,但是在进入膨大期后,再使用膨大剂,就属于使用时机不当。至于其他没有使用膨大剂的农户为何也遭遇大面积裂瓜,徐锦华认为裂瓜本身是西瓜生产中的常见现象,一般在10%以下即属正常,裂瓜原因很多,品种、天气、田间管理这些因素都不能排除,而使用膨大剂后裂瓜同样也不能排除这些因素。
而在当地,同样的品种、天气,裂瓜率不同,则很有可能是田间管理差异导致的。丹阳市农业委员会副主任武秀凤说:"在西瓜上使用膨大剂在大吕村只有5户,绝大多数种植户都没有使用,但仍然发生了裂瓜,原因确实非常复杂,因此需要时间进一步调查,不能妄下结论。"目前,裂瓜事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膨大剂在我国广泛使用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汪良驹认为,只要是按照国家规定适量使用膨大剂,是非常安全的。此外,瓜果从使用膨大剂到上市出售,会经过一段时间的间隔期,其残留基本测不出来,对人体没有什么副作用。
目前膨大剂在我国使用很广泛,长期的使用实践证明其对人体无害。
是否存在滥用消费者应有知情权
虽然在正常使用量范围内,膨大剂是安全的,但是有没有可能存在滥用风险呢?裂瓜事件引发消费者强烈关注,归根结底在于它暴露了这样一个问题,即除了食品添加剂滥用,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危害食品安全。
对于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担心,专家们认为当前应当加快实施农产品质量追溯机制,只有将农产品品种、产地、施肥、用药、运输、销售等一系列相关信息告知消费者,才能切实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让消费者明白农产品在其某个生长阶段使用了什么农药、激素、肥料,使用了多少剂量,只有这样,才能规范农产品生产,保障食品安全。
植物学博士、《科学世界》编辑史军通过果壳网为膨大剂鸣不平,他表示,将爆炸元凶的大帽子扣在膨大剂头上有失公允。
他在果壳网上撰文表示:影响西瓜开裂的因素很多,这牵扯到西瓜的品种、天气情况、肥料情况等诸多因素。此次新闻中的西瓜爆炸很可能与早熟品种有关。施用氮肥可以大大提高西瓜的生长速度,但瓜瓤的生长速度要大大快于瓜皮。这样一来,西瓜就很容易开裂了。还没有研究报告指出,膨大剂跟西瓜的水分代谢有关系,也不可能直接促进西瓜吸水,增加西瓜内的压力。如果没有天气、水分以及肥料等条件的综合影响,膨大剂是很难发挥作用的,不用说让西瓜爆炸,就是让西瓜快速长大都是问题。将爆炸元凶的大帽子扣在膨大剂头上有失公允。
至于膨大剂的毒性,史军说,对于西瓜而言,用30毫克/千克浓度的膨大剂溶液浸泡幼果,40天后瓜皮上的残留量低于0.005毫克/千克,低于我国规定浓度(0.01毫克/千克)。正常使用是不会带来健康危害的。膨大增甜剂并不是炸药,也不是毒药,把所有问题都推在它身上是不公正的,并且膨大剂的剂量在允许使用范围内时,并不会伤害人体健康。
果壳网谣言粉碎机编辑秋秋认为,就西瓜开裂本身来说,这件事并没有什么特别。有网友说,买回的西瓜一碰就裂,简直就是西瓜炸弹。事实上,这是因为公众对膨大剂不了解,因而产生了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