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头到餐桌长长的链条上,食品要经历种植(养殖)、加工、存储、运输、售卖、烹饪等诸多环节,其中每个环节都隐藏着食品安全风险。在市场化程度越来越深的现代消费社会,在追求产出和利润最大化的时代,随着生产者与消费者"距离"不断加大,加之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的疏漏,"城里人给乡下人作假,乡下人给城里人投毒"的一幕,正在中国社会上演、蔓延。
在与食品安全问题面对面的触碰上,屡屡被曝光的毒豇豆、"绝育"黄瓜、染色花椒、毒生姜、受污染的大米、使用膨大剂的西瓜、使用染色剂的草莓、激素催大的禽畜……令中国城市里的消费者们自嘲是"实验小白鼠"".而相关领域学者所披露的调查结果,则佐证了食品安全恐慌情绪存在的理由,更重挫了人们的消费信心。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化肥的平均施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60年间化肥施用量增长了100倍,但平均利用率仅40%左右;中国农药年产约170万吨,平均18亿亩农田每亩需要近1公斤;中国每年约有50万吨农膜残留于土壤中,残膜率达40%.,不仅加速了耕地、水等农业之本的"折旧",还严重威胁到食品安全;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认为:反季节果蔬生产,加剧了农产品中的药物残留;动物"速成班"将鸡、鸭、鹅等禽类的生命周期缩短至28至45天,猪缩短至2.5至4个月,"这些严重违背生物学规律的种植和养殖模式大量泛滥,令各种农药、激素和添加剂充斥城乡食品".
让食品回归最基本的安全属性,出路在哪里?吃上一份放心菜、放心粮,究竟有多难?
如今,都市人的一种选择是"自己动手,确保安全".人们在自家阳台或屋顶上开辟菜地,或者到城市郊区租一小块地种菜。虽然这种"抗争"方式很积极,但可行性、推广性极差,多半是一时兴起之举,并非长宜之计。然而,这却给人一种启示:如果能缩短食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距离",让消费者与生产者直接对接,双方互有权利与义务,这种"类熟人社会"下的农产品贸易模式会不会更安全?
人类社会的确有这样成功的范本,比如美国在1980年代出现的以"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 Agricultural)模式经营的农场。当时的背景是,上世纪60年代,美国女科学家卡森从杀虫剂问题入手,发表了聚焦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的名作《寂静的春天》,促使美国政府成立了环境保护署,社会开始反思技术进步给农业带来的弊端,有机农业、绿色农业兴起,最早发端于日本、瑞士的"社区支持农业"得到了美国人的喜爱。
"社区支持农业"模式,简单地理解,就是"社区支援农业,农业支持社区"(Community supported farms,farm supported community.)。种植季节之初,消费者预付给附近农场一年的种植收益,相当于变成了农民的股东,与农民一起分担种植过程中会遇到的风险;农民则用生态、可持续的方式种植当令农作物,不用农药、除草剂、催熟剂,施用的有机肥来自采用自然养猪法所得的猪粪和农场客户的家庭厨余(菜叶果皮等),少用耗油的大型机械工具,多数农活通过人的劳作完成。如此,农民获得了收益,消费者得到了新鲜的有机食品,而土地也得到了滋养和可持续利用。
经过近30年的发展,2007年,美国农业普查的数据显示,全美从事"社区支持农业"业务的农场约1.25万个,占农场总数的0.5%.一家农业研究组织说,其数据库里登记的"社区支持农业"农场超过2500个,2008年新增557个,且增加的速度还在加快。"本地化购买,购买新鲜"这样的口号,在美国一些小镇上极为常见,其所节约的长途运输成本和减少的环境污染,对保护地球功莫大焉。
在中国,一位曾去美国"洋插队"的农学博士,于2009年在北京郊区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社区支持农业"模式的农场--小毛驴市民农园。在近几年食品信任危机加剧的背景下,小毛驴市民农园的名气水涨船高,如今其130亩地已经发展到了410户配送家庭,推动并影响了中国近百家类似组织的创立。每到周末和节假日,这些农场还成为不少家庭亲近土地的休闲乐园,有助于消除城市与农村的隔膜。
当然,"社区支持农业"模式的一个短板是,其有机农产品价格要远远高于市场上同类产品的价格,并非是普通家庭所能承受的。在美国,频繁购买有机食品的人,其年收入要在四五万美元;在中国入伙"社区支持农业"农场,一个三口之家一个季节需要缴纳2400元人民币,每周配送一次,消费者还没有选择蔬菜种类和数量的权利,并需承担可能因为不可测的天气而造成的损失。
如果单单从消费支出的角度看,"社区支持农业"显然不合算;但从长远角度看,其对消费者健康、对环境保护、对改良农村与城市关系的作用都是积极的。目前,这部分环境成本,是由"社区支持农业"的践行者和参与者埋单,如果国家能够给予一定的扶持与补贴,逐渐从化学农业、工业化农业转型,打造一种多方互利的"短链农业"、"生态农业"模式,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有望从根本上得到巨大改观。
[作者:何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