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北京  机械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立秋食物进补讲究多

   日期:2007-08-22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789    


  虽然天气仍然很热,但一周多以前就已经“立秋”了。民间素有“贴秋膘”一说。为什么要“贴秋膘”呢?因为凉爽的秋天快要到了,于是萌发出要做点好吃的想法,以补偿入夏以来因为“厌食”造成的亏空。

  贴秋膘有讲究

  经历了漫长的酷热夏季,人们由于频喝冷饮,常食冻品,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故秋季伊始忌贸然进补。否则易出现胸闷、腹胀、厌食、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秋季进补”之前要给脾胃一个调整适应期,可先补食一些富有营养,又易消化的食物,以调理脾胃。如鱼、各种动物瘦肉、禽蛋以及山药、莲子。此外,奶制品、豆类及新鲜蔬菜、水果均宜适量食用。

   “秋补”避免7大误区

  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立秋一到,虽然早晚凉爽了些,但白天仍有“秋老虎”肆虐,人的身体极易出现倦怠、乏力等情况。因此秋季进补虽然必要,但一定要避免走入以下误区。

  1.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又危害健康。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血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2.虚实不分: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症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

  3.多多益善: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

  4.凡补必肉:动物性食物无疑是补品中的良剂,它不仅营养较高,而且味美可口。但肉类不易消化吸收,若久吃多吃,对胃肠功能已减退的老年人来说,常常不堪重负,而肉类消化过程中的某些“副产品”,如过多的脂类、糖类等物质又往往是心脑血管病、癌症等老年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

  5.以药代食:重药物轻食物是不科学的,因为许多食物也是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如多吃荠菜可治疗高血压;多吃萝卜可健胃消食,顺气宽胸,化痰止咳;多吃山药能补脾胃。日常食用的胡桃、花生、红枣、扁豆、藕等也都是“秋补”佳品。

  6.重“进”轻“出”:养生专家近年来提出一种关注“负营养”的保健新观念,即重视人体废物的排出,减少“肠毒”的滞留与吸收,提倡在进补的同时,亦应重视排便的及时和通畅。

  7.恒“补”不变:有些人喜欢按自己口味,专服某一种补品,这是有副作用的。尤其是老年人,需要全面系统地加以调理,不同的季节,对保健药物和食物也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根据不同情况予以调整是十分必要的。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