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6月7日电(记者姜微、俞丽虹)2300多万常住人口,近20万家食品流通和餐饮企业;日均消费各类食用农产品约2.7万吨,仅生猪就超过2万头;半数以上的主副食品依赖外省(区、市)供应……在当前国内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矛盾凸显的局面下,作为人口密集、市场活跃的特大型消费城市,上海正在开展一场食品安全攻坚战。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指出,食品安全是市民最关心的问题,也是当前党委、政府公信力最重要的问题,是政府最能取得群众信任和支持的问题。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从制定行动纲要、拉网式排查,到违规企业坚决"被清场";从创新综合监管机制,到动员全社会联防共管,一场铁腕整治食品安全的攻坚战正在上海打响……
五个"最严"筑牢监管"高压网"
初夏的早上,上海市奉贤区头桥镇建国村农户徐胜才遇到了一批特殊客人,一个由上海市人大代表和防疫监督人员组成的检查组出现在他的养猪场。在人大代表的监督下,防疫监督人员抽取了他养殖的两头生猪的尿样,封上标签,并送往检测站进行"瘦肉精"等项目检测。
从5月中旬起,上海市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执法检查组兵分六路,对全市范围内的养殖场、屠宰场、蔬菜基地、农贸市场、餐饮企业等进行了持续半个多月的暗访。这一执法检查不仅密度之高创历次之最,而且所有路线都事先保密,甚至还会在途中临时调整,让许多养殖户和经营者猝不及防。
数据显示,近年来,上海食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0%以上,食品安全总体可控有序。然而,即使在食品安全最信得过的地方,也难免百密一疏。近来全国各地发生的"瘦肉精""回炉面包""染色馒头"等事件屡次敲响了食品安全的警钟。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表示,要确保上海成为全国食品最安全的城市之一,就必须采取更加严厉的措施,实行最严的准入、最严的监管、最严的执法、最严的处罚、最严的问责,把上海食品安全工作切切实实做到位。
五个"最严"几乎涵盖了食品安全链上的"来龙去脉"和政府监管工作的全部职责。针对"染色馒头"事件暴露出来的食品生产领域的隐患,上海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迅速启动地毯式排查和专项整治。短短半个月时间,检查相关企业1334家次,开出责令整改通知书560份,立案96起,吊销和注销食品生产许可证共计37份。这其中不乏一些知名企业,百年老店乔家栅因抽检卫生不达标被勒令整改;在上海家喻户晓的"山林熟食"则因使用过期食品添加剂和原料等问题,被责令停产整顿。
在上海农产品种植养殖、食品流通、餐饮等各个领域,监督检查的"网"同样越织越密。而且,不打招呼、不事先通知的"飞行检查"正在成为常态,既检查企业是否存在违法违规行为,也监督基层执法人员是否严格履职。各级政府接受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效能评估和绩效考核;对监管中的不作为和乱作为,执行严格的责任追究……
违法犯罪成本太低,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上海明确提出,对于食品安全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一律依法从重从快惩处。"我们要使严厉的惩处成为一把高悬头顶的利剑,使犯罪分子付出高昂的、甚至付不起的代价。"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说。
"裁决机制"破解监管难题
一段时间以来,国内曝光多部门对"用非食品添加剂加工豆芽"等问题视而不见、推诿扯皮,再度引起公众质疑和诟病。有专家指出,食品生产和消费的供应链条过长,加之我国对食品安全实行分段监管的模式,容易导致监管空白或职责不清。这是食品安全日日讲、年年抓,但顽疾仍然久治不愈、百姓食而不安的难点所在。
"我们在体制机制上还有诸多不适应的地方。产业链上下的监管之间有缝隙、有空当。"在部署食品安全工作时,韩正多次强调:"我们应当正确地对待这些意见,切实让社会的期望、群众的呼声成为政府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动力。"
呼应群众的期待,新成立的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正是在"填缝补漏、打违除患"的制度保障上率先突破。在承担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综合协调重任的同时,这个机构还被赋予在政府部门监管职责方面的"裁决权",此举堪称国内首创。
从机制创新入手,上海着力在解决跨部门监管的边际和空白上实现"破题".通过深入调研和梳理分析,最新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食品安全工作的若干意见》,确定了食用农产品、生猪产品、现制现售食品、"地沟油"和餐厨废弃物等10个涉及多环节监管的重点领域。作为强有力的法规保障,《意见》还进一步明确了各方职责;如果遇到新情况、新问题,上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对有关部门的监管职责进行研究、协调、裁决,避免因为理不清监管职责而出现盲区。
不仅如此,上海还尝试建立一种监管"兜底"制度。根据规定,在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处置中,由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对存在争议、尚未明确的事项先行承担监管职责。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谢敏强说:"这就要求政府部门不是只问归谁管,而是主动跨前半步,把可能存在的监管缝隙填满,把解决问题放在第一位。"
严管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
上海每年消费的1000万多吨的食用农产品中,有80%的粮食、70%的肉蛋禽、50%以上的蔬菜来自全国各地。上海本地的食品生产企业数量超过2000家,而包括超市在内的流通、餐饮企业多达20万家。专家认为,对于一个特大型消费城市而言,保障食品安全完全依靠政府部门抽查检测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现实的。
"企业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只有企业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的义务,食品安全才能从源头上、从根本上得到保障。"上海市食品研究所总工程师马志英表示,食品安全事件屡屡发生,其根源之一是部分企业面对经济利益的诱惑时,不惜触犯社会公德的底线。
在重拳出击、严惩违法违规者的同时,如何监督、引导企业落实作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把关重任?上海近日出台了一系列新规定,要求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建立自检制度、供应商实地查验制度、变质和过期食品销毁制度、临近保质期食品消费提示制度等,政府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将负责监督这些制度的落实。
作为源头监管的有力手段,上海还建立了食品安全监管综合信息平台,实现相关监管部门间的信息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推进在建食品溯源系统全程衔接,提高科技监管能力。同时,通过信息自动比对和"黑名单"制度,落实违法企业及其管理人员行业退出机制。
细心的消费者发现,在上海一些大型超市的连锁门店,面包、馒头、熟食等临近保质期的商品已经贴上了特别的提示标识。而全社会参与监督、"监管到哪里、曝光到哪里"的透明执法,也让更多的生产经营者感到了天罗地网的威慑。
目前,包括上海质监、工商、食品药品监管等多个部门都在完善有奖举报制度,提高奖励金额,并组建较大规模的监督志愿者队伍,鼓励更多的普通市民及时发现隐患、及时举报。
刚刚接受过"食品生产质量安全监督志愿者"培训的上海市民陈明说,今后发现食品安全问题,自己一定会及时举报。因为食品安全需要政府监管部门"给力",也需要全社会联手共筑"篱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