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机械  北京  白酒  保健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推荐:城市五类人群营养建议

   日期:2009-12-22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1025    

  随着在外就餐的比例越来越大,很多人开始关注饮食的营养健康问题。在近日举行的中国肯德基餐饮健康基金会第二届学术年会暨“餐饮与健康”研讨会上,国内诸多知名营养学家针对学龄前儿童、单身人群、上班一族、新婚夫妇、隔代抚养人群等群体进行了调查,详细追踪了这些参与调查群体的饮食习惯、所面临的营养问题等,并给出他们的改善建议。

    很多城市单身人群少吃早餐或晚餐现象较为突出,还有的多是“随便对付”。

  单身人群 饮食不规律,结构欠合理

  单身的王磊正过着电视剧里展现的那种“不堪”的单身汉生活:冰箱里除了啤酒和过期面包外再无一物;想起来了就吃饭,忘记了买包方便面;早晨基本被取消,一觉睡到中午,有空便待在家里上网、聊天。

  调查:三餐“缩水”现象严重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公共卫生与管理系黄伟讲师对单身族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城市单身生活人群一日三餐不能完全保证,少吃晚餐现象较为突出,有25.5%的人很少吃或不吃早餐,36.1%的人没有比较固定的就餐时间。单身人群食物摄入总量偏低,饮食结构欠合理,食量偏小。平均每餐涵盖食物种类数量少,种类不均衡,有一半的人经常只吃喜欢吃的那几种食物。日常饮奶频率和饮奶量都较低,天天喝奶的不到两成。蔬菜水果摄入量不足,且主要是蔬菜,水果摄入量很低,只有40%的人常吃水果。平均日饮水量也普遍较低,很多人没有主动饮水的习惯,多是口渴后才想到喝水。

  同时,单身人群体力活动严重不足,有三成人从不锻炼,近一半的人平均每天活动量在6000步以下。许多人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了久坐少动的项目上,上网、看电视等是他们闲暇时的主要活动内容。平均每天在电脑或电视面前4个小时以上占近40%,少数“白领”单身人群更是班上班下都在电脑电视前,属名副其实的“宅男宅女”。

  建议:推广“晚餐”工程

  黄伟说,单身人士首先应注意一日三餐尽量定时定量,尤其在周末和节假日应给自己设个闹铃提醒;争取每天喝奶、吃豆类制品;多吃水果蔬菜,尤其是水果;增加每日的食物总量摄入,但注意增加摄入食物种类,在吃饭时注意回忆前一天的饮食,尽量选择不同的菜品。控制饮酒量;水杯不离身,以便提醒自己补水。

  此外,要想更好地改善单身人群的营养餐饮现状,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加强饮食健康教育。比如通过手机短信提醒的方式提供饮食健康宣教服务等;其次,开办大众体育活动场地、项目,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等;再次,必要时可推行“晚餐”工程,政府或相关组织牵头组织,由资质、信誉较好的餐饮企业提供价格实惠、营养卫生的标准化晚餐,统一订购、配送上门,政府给予适当经费补贴。

    调查显示,上班族的午餐普遍存在蔬菜水果摄入过少、脂肪摄入量超标问题。

  上班族 午餐非“快”即“免”

  ALI是夹杂在CBD人流中来去匆匆的白领之一,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中快速旋转,他每天的午餐往往就是简单的快餐、便当,甚至常常“免餐”。对此,他也从来没有觉得有何不妥。

  调查:一顿就吃掉了一天的脂肪摄入量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郭红卫教授最近针对上班族做的调查显示,上班族的午餐普遍存在蔬菜水果摄入过少问题,平均每顿午餐的蔬菜摄入量是103.64±67.98g,折算到每天的量,远远达不到每日蔬菜摄入量300-500g的推荐标准;

  其次,上班族平均每顿午餐的膳食纤维摄入量是2.82±1.79g,远低于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午餐适宜摄入量10g;

  第三,不少上班族午餐膳食总脂肪的摄入约30g,他们的午餐脂肪摄入量明显大于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标准(低于30g/日),一顿就吃掉了一天的量。而正是这种长期的脂肪摄入的超标,导致了上班一族中肥胖的出现率越来越高,而肥胖正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更引人注目的是,在调查中,上班一族对于营养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差,近一半的题目不能正确回答。

  建议:餐饮业等推出“营养午餐”

  郭红卫表示,上班族的午餐营养问题需要有全面的干预,对于知识水平较高的白领来说,营养干预是能收到明显的正面效果的:

  首先,通过短期营养知识培训、专题讲座、员工厨艺大赛、海报张贴、餐桌垫纸宣传页、网络宣传等手段,让更多的上班族关注自身的午餐营养问题,主动进行合理的调整,尤其是降低脂肪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

  其次,在午餐点较少的区域,建议政府部门在相关街道设立固定的午餐供应点,以营养午餐来解决上班族的午餐问题;

  再次,对于不少有食堂的单位,对食堂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以解决烹调中食用油使用过多、盐量过多的问题,并且让他们在打菜时成为员工的营养搭配师。

  幼儿 偏食+挑食最普遍

  “我不吃青菜!”每次小张妈妈听到宝贝儿子的这句话时,头就开始变大了,然后吃饭便演变成为一场“家庭追逐赛”,或者宝宝嚎啕大哭,或者妈妈垂头丧气。小张妈妈遭遇的问题非常普遍,挑食依然是目前学龄前儿童饮食当中面临的最大难题。

  调查:“强迫性喂养”易造成挑食

  在由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副研究员赖建强所做的城市调查中显示,有50%的孩子挑食,44.4%的孩子出现偏食情况。赖建强还发现,像小张妈妈这样的“追逐者”也并非完全“无辜”,家庭喂养中存在的“知行背离”,强迫性喂养已成为学龄前儿童出现偏食、挑食的重要原因。虽然像小张妈妈这样的“知识家长”都认识到应该给儿童创设“不训斥”“多鼓励”“少干扰”的自然进食氛围,但调查中仍然有近70%的家长经常或总是提示孩子吃某种食物,约15%的家长经常或总是强迫孩子吃某种食物。

  赖建强认为,家长总觉得孩子吃得不够,想办法要求儿童再多吃一点。这样的知行背离反映出了现代家长的喂养焦虑情绪。研究证实,家长强迫孩子进食会导致孩子产生反抗情绪与恐惧、厌恶进食的心理,久而久之反而容易出现偏食、拒食等。

  建议:从孕期就不要偏食、挑食

  赖建强认为,首先,家长应树立一个观念:成功喂养的焦点不在于千方百计地让孩子进食,而是建立起良好的喂养关系和帮助孩子学习吃的技能,这需要家长们主动更新和扩展儿童喂养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兼顾儿童的生理需要和心理发展水平。比如应培养孩子定时、定量的用餐习惯,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营养均衡;同时做到色、香、味、形俱全,以引起食欲,家长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进食氛围,在亲子互动的过程中解决儿童喂养问题。家长也必须以身作则,做到不挑食、不偏食,注意控制孩子零食的摄入时间和数量,以免影响正餐食欲等。

  赖建强还提醒准妈妈们:人们对食物的偏好、饮食习惯和对口味的喜好是从婴幼儿期开始的,幼年时期的饮食习惯和食物喜好可延续到儿童期、青春期,甚至成年期。所以对儿童饮食行为的培养从出生就开始,甚至提前至孕期,准妈妈在孕期就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不偏食、不挑食。

  此外,年轻父母还要谨慎选择体现“科学喂养”的教育机构,注意机构是否有对家长心理的关注,避免走入“越学习越焦虑”的误区。

    不想当“沙发土豆”,就要减少在外就餐并积极运动。

  新婚夫妇 婚后“发福”快

  新婚半年的陈志伟最近明显发福,用同事的话说就是“下巴已经被肥肉占领”。对此,陈志伟稍有察觉,但却一直不太确信,这是因为新婚造成的吗?

  调查:婚后男女体重增长普遍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系副教授何更生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婚后男性和女性体重的有统计学意义的增长,肥胖组、超重组的人数都有增加,而体重偏瘦组则有明显降低。关键是体重的不断增加,尤其是超重和肥胖会导致相关慢性病患病风险增加,还会影响生育能力———孕前体重与新生儿的体重呈正相关,孕前体质指数越高,分娩巨大儿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对于慢病的控制,从新婚夫妇开始就需要着手预防。

  建议:减少在外就餐,坚持体育运动

  何更生说,调查显示,新婚夫妇在外就餐的比例高达93.2%,明显高于我国城市居民的平均水平26.1%。从三餐供能比来看,晚餐的供能比为一日中最高,在外就餐高比例导致在油脂、盐等方面的摄入量增加,且不易控制。因此减少在外就餐,是控制体重激增的重要手段。

  同时,新婚夫妇在食物消费上,水产品、奶类和豆类的消费量较低,膳食营养素的摄入方面维A和钙的摄入相对不足。

  此外,由于很多爱好无法兼容,一些单身时喜爱的体育活动被搁置,很多新婚夫妇喜欢宅在家中。因此,尽可能找到一种共同爱好的锻炼方式,并有周期地坚持锻炼,是控制体重的重要手段。

    “祖辈主导”转向“儿童主导”

  祖孙同处 祖孙互动可帮家庭养成健康饮食习惯。

  陈奶奶目前退休在家,最大乐趣就是和乖巧的孙儿一起玩,真的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每顿饭陈奶奶都是按照孙子的口味细心烹调,一切以孙儿满意为原则。但老人给孙儿做的饭真的就营养健康吗?

  调查:无条件满足孩子的喜好和口味

  北大护理学院副教授李明子指出,目前让人遗憾的是,在我国老年人中,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生活方式疾病的发病率非常高,这不得不让我们对祖辈们所主导的家庭营养和饮食模式产生担忧。同时,祖辈往往对孙辈过于溺爱,无条件满足他们的饮食需求,这又导致“祖辈主导”饮食模式悄悄转变为“儿童主导”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推论,这种抚养模式和我国目前青少年慢性病发病率急剧上升有一定关系。

  建议:试点社区祖孙互动营养课堂

  李明子说,“隔代抚养”是目前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尤其是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里,年轻的父母们往往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孩子多是和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生活在一起。老年人往往是整个家庭饮食的购买者、制作者,他们对营养和健康的认识直接影响家人和幼儿的健康。

  他们之前邀请陈奶奶和她的宝贝儿一起参加了在海淀社区服务中心实施的“社区祖孙互动营养课堂”。听老师讲解《中国居民膳食宝塔》、《慢病预防》等知识,老师还让孙儿担任了家庭饮食监督员;课堂之下,给陈奶奶家发放10册营养知识文件袋,放在家里的醒目位置,成为孩子和老人共同的“红宝书”;还定期举行“营养知识竞赛”,让他们消化所学到的知识。一段时间后,陈奶奶和她的孙儿因为良好的互动表现,被评选为社区的健康明星家庭。而此后陈奶奶家的饮食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小孙子主动要求吃绿叶蔬菜和红薯等粗粮,并利用自己在家里的“权威性”,监督陈奶奶“少吃盐、油”。在孙儿的监督下,多年来有高血压但一直“口重”的陈奶奶终于习惯了清淡健康的饮食方式。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