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BN记者 黄婧 北京报道
受台湾饮料塑化剂事件的影响,今年的夏日饮品销售遭遇冷落危机,于是商家想到将榨汁机连同饮品捆绑销售的方式进行促销,可谓是煞费苦心,新鲜榨汁成为饮品销售的新噱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榨汁机的热销。市场千变万化,但饮料安全问题仍然是绕不过去的坎儿。
瓶装饮料滞销
入夏以来,瓶装饮料市场并未像往年一样红火,一些城市瓶装饮料的销售情况大不如前。但塑化剂能长时间存在?“正如人们所了解到的,被添加过塑化剂的食品不仅可以延长保质期,增加色泽光亮度,还能提高味觉口感度,因此,塑化剂以行业潜规则的方式而常年存在。”一位食品行业专家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此次关于塑化剂危害程度的公开,使得台湾所有食品大厂都被卷入其中,也对整个饮料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到目前为止,塑化剂风波依然没有淡去,甚至不断有企业被牵涉其中,造成消费者谈塑色变,饮料行业遭遇信任危机。《中国联合商报》记者在走访各大超市的过程中发现,一些促销饮料专区无人问津。消费者赵亮告诉记者:“通过对塑化剂的了解,现在对饮料是真的无心再购买,不仅自己不喝,也不会买给孩子喝。还是一些传统的饮品让人放心,比如凉白开、茶水、绿豆汤等,自己动手去冲泡制作,即经济又安全,何乐而不为。”
榨汁机“趁火打劫”
瓶装饮料销售量下降的同时,却迎来了健康小家电的热销。一些商家为招揽顾客已开始在榨汁机上做起了文章,使得本就处在热销季节的榨汁机销售情况更加乐观。据了解,塑化剂事件或多或少影响到了消费者对于果汁的选择,从而带动了榨汁机的热销,在饮料市场隐现低迷的情况下,不少成品果汁销售商开始用榨汁机救市,并且消费者对商家赠送手动榨汁机的促销方式似乎很买账,不少商家还现场榨汁吸引眼球。
在国美、苏宁等卖场了解到,近段时间,多种品牌榨汁机销量较塑化剂事件发生之前都有明显增长。同时,榨汁机在网上的销售也同样火爆,在淘宝网上,过去的一个月时间,仅九阳倍多汁榨汁机E6一款产品就卖出了2899件,创下新高。
不少消费者对本报记者表示,“夏日来临,一些时令水果纷纷上市,用榨汁机现榨饮品不仅口感好,更重要的是很安全。”回归传统、自制饮品的观念被人们渐渐重新应用于饮料文化当中。销售人员也表示,鲜榨果汁卖的很不错,塑化剂事件虽然影响了果汁饮品的销售量,但榨汁机却成为新宠,一些品牌的榨汁机销量比5月份环比增长150%。价格在400元到700元之间的榨汁机销量最好,购买的顾客年龄主要在三十到四十岁。
针对这种现象,专家认为,塑化剂引爆榨汁机热销的情况和之前三聚氰胺引发豆浆机销量井喷的现象很类似,据当时卖场统计数据显示,豆浆机的销量同比增长200%。榨汁机也是如此。据了解,一些网店的销售量明显增加,比同期销量相比只升不降。随着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大众消费者的关注,这类以健康为主导的小家电定会在今后迎来它们的市场。
目前,塑化剂事件涉及的饮料已多达94种,多为运动饮料、果汁、益生菌产品等。一些专家呼吁大家喝水最健康,但有专家认为,水对饮料并不能构成直接替代,鲜榨果汁将对果汁饮料形成替代,而现磨豆浆将对益生菌饮料形成替代。
饮料安全才是根本
业内人士表示,既然榨汁机只是作为瓶装饮料的替代品出现,就不能反映饮料市场正常的供需价值规律,更不能掩饰饮料市场的安全问题。所以,保障饮料市场的安全才是根本。
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组表示,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源头监管薄弱,是一个相当突出的问题,需要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尽快予以解决。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认为,当前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六大突出问题,即一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法律意识淡薄;一些地方和部门监管缺失,对违法行为打击不力,使食品领域违法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体制调整尚未完全到位,某些职责分工不明确,造成一些环节监管缺失;法规和标准不健全,影响了法律实施效果;检验检测资源配置不合理,影响监管工作效率;法律的宣传贯彻不够深入,特别是对生产经营人员的教育薄弱,以至一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从业人员对法律规定不了解、不熟悉的情况还比较普遍。
可见,我国的食品安全保障迫在眉睫,“塑化剂事件”对饮料行业产生的连锁反应只是冰山一角,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不仅仅针对饮料,更涉及行业的方方面面,因此,加强行业监管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