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机械  北京  白酒  保健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专家提醒:适当饮食可驱除体内的铅

   日期:2010-09-24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966    

 

    “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本市铅中毒儿童降了一半多。”9月23日,记着从青岛市儿童医院了解到,2005年本市儿童中有11.7% 是铅中毒,而目前本市铅中毒的发病率在5% 左右,相对于一些其他城市,青岛处于中低水平。此外,业内人士提醒市民,为了预防儿童铅中毒,家长可以在生活习惯、饮食等方面多加注意。

    发病率降了一半多

    “现在铅中毒的孩子跟以前相比少了。”市儿童医院儿保科副主任医师张立琴告诉记者。据介绍,根据统计 ,铅中毒门诊刚成立的2005年,本市儿童的铅中毒发病率有11.7%,而目前的发病率在5%左右 ,也就说是,现在一百个孩子中约有五个是铅中毒。

    “青岛铅中毒的发病在全国来说处于较低水平。”儿童医院检验科主任蒋玉红介绍说。调查显示,北京0到6岁组儿童中,有近7%的人血液中铅含量超标。而在广州、大连、成都等15个城市的儿童中展开的调查结果显示:15个城市平均儿童铅超标率为10.45%,儿童铅超标率最低的城市大连为3.52%,最高的城市海口儿童铅超标率为17.95%,相对于这些城市的情况,青岛处于中低水平。

    “这几年铅中毒的减少跟市民防范意识的提高有很大的关系。”张立琴介绍说,现在孩子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老师家长都会教育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家长应掌握一些知识

    而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孩子铅中毒,除了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外,家长应该掌握一些知识。

    张立琴介绍说,不少家长喜欢在天气好的时候用小车推着孩子在路边玩,家长觉得这样对孩子会有好处,但他们不知道的是,马路上八成以上的铅流动在离地面1米以下,这样正好是儿童的活动范围,在这种环境下待长了,孩子吸入的铅就会增多,发生铅中毒的几率就会增大。

    张立琴告诉记者,一提到预防铅中毒,不少家长觉得不让孩子咬铅笔或者是边写作业边吃东西就行了,其实家庭中也有很多东西含铅量很高。

    早晨水龙头里放出来的水含铅量就很高。为了防止自来水铅中毒,家长早上起床后一定要先将水龙头打开,把前一天晚上水管内积存的水放几分钟,然后再使用。另外,久沸的水会浓缩水中的污染物,包括铅,因此开水沸腾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

    另外,现在陶瓷的彩釉、水晶盘子或玻璃器皿含铅比较多,家长最好不要使用这些含铅容器或内部绘有花纹的瓷器盛装食品,而且也不要把这样的器皿放在微波炉中加热,因为加热后会分解出铅。

    ■提醒

    适当饮食可驱除体内的铅

    “有些孩子查出铅中毒后家长会恐慌,其实这没有必要,血铅高的孩子可以通过饮食降低体内血铅的含量。”张立琴介绍说。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食物是可以驱铅的,儿童平时可以适当吃些食物驱铅。

    首先是含丰富蛋白质和铁的食物,蛋白质和铁可取代铅与组织中的有机物结合,加速铅代谢。像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质可与铅结合形成不溶物,所含的钙可阻止铅的吸收;海带中的碘质和海藻酸能促进铅的排出。

    其次是含丰富维生素C的食物。维生素C 可以帮助铅代谢,对抑制人体对铅的吸收起很大作用。像橘子、柠檬、石榴、山楂、猕猴桃、鲜辣椒、卷心菜、雪里红、西红柿、菜花等都含有维生素C.

    再就是绿色的蔬菜和水果。像胡萝卜含有大量的果胶,可减轻铅在体内的毒性,减少铅的吸收。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一旦吃太多薯片,就非常容易引起体内血铅含量超标,危害身体健康。

    ■链接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铅中毒

    张立琴介绍说,铅中毒会影响到孩子的生长发育,长期铅中毒会损害孩子的注意力,导致儿童注意力涣散 、记忆力减退、理解力降低或学习困难,严重的甚至还会危及生命。

    那么平时孩子是否是铅中毒,家长应该如何判断呢?

    首先,铅中毒的孩子没精神,爱打瞌睡,情绪时好时坏 ,有的还会表现出烦躁、易激惹等;从神经系统来说,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和学习成绩下降 、头晕、头疼,严重的还会有手、脚麻木无力,抽搐等现象;消化系统方面,孩子血铅高了会食欲不振、口腔有异味、偏食、喜欢咬异物。组织代谢方面,由于血铅高了会影响钙锌铁的吸收、代谢,所以孩子会表现出缺钙、缺锌、缺铁;骨骼、运动系统方面,就是孩子长得慢,身高和体重总是不增加。

    另外,铅中毒还会影响孩子的免疫系统,导致孩子体弱多病,经常感冒、发烧,而且一生病就易咳嗽和发高烧。

    “孩子出现这些症状不一定是铅中毒,但是铅中毒后肯定会表现出这些症状,因此,孩子出现这些症状后家长最好能带孩子到医院检查。”张立琴提醒。 文/记者 韦丽丽 本报见习记者 陈美洁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