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名推广 热搜: 食品  保健酒  机械  北京  白酒 

17600109315
服务时间 9:00-18:00 (工作日)

分清体质吃对鱼护心健脑还防癌

   日期:2010-03-03     来源:中国食品网    作者:中食网    浏览:448    

  导读:都说“年年有余”,年夜饭的宴席上,鱼绝对是必不可少的佳肴。但除了过年过节,中国人平时吃鱼的情况怎么样?人们爱吃鱼、常吃鱼、知道怎样吃鱼才健康吗?日前,本报对中国人的吃鱼现状进行了调查,超过5000份的调查样本显示,接近一半中国人一周至少吃两次鱼,达到了专家推荐的吃鱼标准;但在吃什么鱼和怎么吃鱼上,仍存在着较大误区,相当一部分人因为“怕麻烦”、“有腥味”而不爱吃鱼。

  河鱼海鱼怎么搭配更好?

  在最新的一期调查中,“你平时吃什么鱼比较多”这一选项中,鳕鱼占8.46%,位居“中国人吃得最多的鱼”之首,排名在前10位的还有:鲢鱼、鲫鱼、草鱼、带鱼、鲈鱼、三文鱼、青花鱼、黄花鱼、金枪鱼。

  大连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营养科主任医师王兴国告诉《生命时报》记者,总体来说,不管哪种鱼,营养价值都非常高。

  首先是因为和猪肉、牛羊肉、鸡肉等相比,鱼肉的蛋白质含量很高,达到15%—20%,而且属优质蛋白。同时鱼肉鲜嫩,容易消化吸收,消化率达87%—98%。

  其次,鱼肉的脂肪含量低,大部分鱼只含有1%—3%的脂肪,如黄鱼、鲢鱼等,有些鱼如草鱼、鲤鱼、带鱼,脂肪含量也只有5%—8%;而猪肉的脂肪含量为37%,羊肉的脂肪含量为14%。

  “最关键的是,鱼肉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尤以欧米伽—3脂肪酸为主,对维护心血管健康、降低炎症反应都有非常好的效果,而这种脂肪酸在家禽、家畜中含量很少。”

  至于鳕鱼为什么排名第一,他分析,可能是因为它肉厚刺少,烹调起来非常方便,肉质也鲜美,还含有儿童发育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特别适合老人和孩子食用。

  世界上大概有2万余种鱼,几乎都可以吃,只是有的鱼内脏有毒,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王存信教授说。从调查结果来看,中国人吃河鱼的数量要远远大于海鱼,前者占9.86%,后者只占2.08%。“其实,河鱼和海鱼的营养价值差别不大,大家认为吃海鱼好,主要是从安全的角度考虑,认为它受环境污染小。”王兴国认为。不过,他也提醒,“海鱼分为远洋捕捞和近海养殖的,比如黄花鱼、刀鱼、带鱼、比目鱼等都是近海养殖的,就不如远洋捕捞的金枪鱼、三文鱼等好。”

  中国烹饪协会美食营养专业委员会专家仝慧君则指出,从口感上来说,海鱼的肌肉弹性更大,口感比河鱼强,其中,金枪鱼和三文鱼最好。在河鱼中,她推荐鳝鱼,因为它“含铁比其他鱼高,而且没有鱼刺,烹调起来美味又方便。”

  此外,调查还显示,相对于冷冻鱼来说,中国人更爱吃鲜鱼,选择前者的只占6.53%,而后者占到42.22%。对此,王兴国并不认同。他说:“我们吃到的活鱼大多是养殖的,相反,冻鱼则多数是海鱼”。而且,冻鱼都是在捕捞之后迅速冷冻起来的,能很好地保留鱼肉中的营养。

  吃鱼能防多种病 孩子吃鱼情商高

  吃鱼的好处众所周知,但究竟好在哪儿,人们的认识似乎有所偏差。

  鱼含动物蛋白和钙、磷及维生素A、D、B1、B2等物质,比猪肉、鸡肉等动物肉类都高。鱼肉所含蛋白质都是完全蛋白质,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和比值同人体的相似,最适合人体需要,容易被消化吸收,其吸收率高达96%。

  另外,鱼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D、欧米伽-3及多不饱和脂肪酸,这些都是很好的抗氧化、抗癌物质,它能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脂,防止血液凝固。

  调查显示,在国人心目中,吃鱼最主要的好处是“美容”(20.41%),其次为“不会发胖”(19.37%),还有“能保护心脏”(15.06%)和“健脑”(14.30%)。王兴国告诉记者,保护心脏和健脑的确是公认的吃鱼的好处。至于美容,是因为鱼肉组织中含有许多胶原蛋白和黏蛋白,煮沸再冷却后成为凝胶(也就是人们说的“鱼冻”),对滋养皮肤、保持肌肤弹性有好处。不过,这只是理论推断,还没有实验支持。至于“不会发胖”,就是误解了。即使鱼的脂肪含量低,吃多了仍然会造成热量超标,导致发胖。

  此外,网络上还流传着吃鱼的许多其他好处,比如能治哮喘、能防癌等等。王兴国认为,吃鱼对治疗哮喘有好处有一定的道理,不仅如此,它对所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比如风湿、类风湿等都有益。

  研究显示,补充欧米伽—3脂肪酸丰富的食物,可以减少癌症发生的机会,因此,说吃鱼可以预防癌症也是有根据的。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研究人员曾对6万多名做过乳房X光透视的妇女饮食习惯和病情进行询问和分析后,发现每周至少吃一次高脂肪鱼,患肾癌几率可降低74%。

  高脂肪鱼主要是包括:三文鱼、鲱鱼、沙丁鱼和青鱼等在深海中生活的鱼类,低脂鱼有鳕鱼、鲈鱼和金枪鱼等,高脂肪鱼所含维生素D要高5倍,深海鱼油中欧米伽-3脂肪酸的含量要多20倍左右。即便没有条件多吃高脂肪鱼类,多吃淡水鱼也同样有利于身体健康。

  另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最新研究,鱼肉中的欧米伽—3脂肪酸可以提高脑中血清素的浓度,对于沮丧、抑郁等心理疾病有预防和治疗效果。

  英国科学家也指出,婴幼儿每日摄取定量的鱼,会在情感表达、理解他人以及亲子关系上表现更加出色。鱼肉中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DHA以及维生素A都对保护视力有一定的好处。

  鱼肉搭配更健康

  但鱼是否吃得越多越好呢?王兴国指出,以中国营养学会制订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标准,每个人一天应该吃50—100克鱼肉,而禽肉和畜肉只能吃50—75克,鱼肉确实应该比其他肉类多吃一些。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马冠生介绍,中国的居民膳食指南也是提倡我们多吃鱼虾,一般建议每天吃50~100克,成人一周吃半斤左右的鱼虾是基本量的要求,尤其是深海鱼。

  最新的《荷兰健康膳食指南》专门对成年人健康膳食作了量化解读,其中特别建议每周至少吃两次鱼,每次100~150克,至少一次为高脂鱼。

  从吃鱼的频率来看,调查显示,46.92%的国人都能做到每周吃两次鱼,有35.33%的人每周吃鱼三次以上。“我们最好每周最多吃两次鱼,这样才能很好地避开食物污染的危险”,王兴国说。

  而且,鱼类也并不是十全十美的食物,比如大多数鱼肉中的矿物质铁的含量就比不上牛羊肉。所以,应该几种肉搭配起来吃,鱼肉略多一些为佳。

  国外最流行吃烤鱼

  吃鱼的方式五花八门,国人吃鱼首选“清蒸”(20.49%),其次是“炖汤”(19.64%),“水煮鱼”排名第三(15.36%),“煎”、“炸”分列第四、第五。

    怎么做鱼最营养?

  仝慧君告诉记者,清蒸的确是比较健康的吃鱼方法,因为烹调温度较低,能很好地保证鱼肉中的蛋白质和脂肪不被破坏。

  炖汤也很不错,尤其“鱼头炖豆腐”,经过长时间炖煮,鱼头里丰富的胶原蛋白能充分溶解,钙也更易被人体吸收。

  然而,水煮鱼、煎鱼、炸鱼,以及很多家庭里爱做的红烧鱼,仝慧君就不太赞同了。

  这些方法不仅用油多,而且味道厚重,特别是在餐馆吃鱼,她提醒,最好不要选红烧鱼,浓重的味道会掩盖鱼本来的质地,让不法餐馆有用不新鲜的鱼欺骗顾客的机会。至于水煮鱼,鱼肉中的营养保存要比煎鱼或炸鱼高很多,缺点就是用油太多,她建议,“吃之前最好拿碗开水把鱼片上的油涮干净,或者拿面包片吸净鱼片上多余的油脂。”

  目前,国外流行的最健康的吃鱼方法是烤鱼。仝慧君说,这并不是餐厅里流行的泡着好多红油的“重庆烤鱼”,而是以日式餐厅中“晒烤青花鱼”为代表的烤鱼。从以长寿闻名的日本到以健康饮食著称的地中海地区,这种做法都非常受人欢迎。它的具体烹调方法是用文火长时间烤制,不但香味十足,营养损失也很小。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将不爱吃鱼的原因归结为“有腥味”(32.96%)和“做起来太麻烦”(28.96%)。仝慧君说,其实吃鱼完全可以成为一件很方便的事:把鱼片像涮火锅一样涮着吃,不仅味道鲜美、肉质滑嫩,还不会损失营养,很多住在河边或海边的人,经常选择这种吃法。

  变着花样多吃鱼

  配上果蔬,对缓解春困有好处

  指导专家:解放军309医院营养科左小霞

  过完年来上班,食堂里满是这样的感叹:这回得多吃点素菜了,再也不能过那种“鱼肉生活”了。其实,肉是得少吃,但鱼还是要继续多吃点的。

    不同的人吃不同的鱼

  气温回升后,体表血管逐渐转为扩张状态,影响了脑部供血能力,容易导致春困。比较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多吃点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鱼就很不错。其蛋白质吸收率在90%以上,再配上蔬菜水果等碱性食物,春困就不会太干扰您的工作。

  怎么吃鱼也有学问,我们家吃鱼就有“明确分工”。除了分享美味的鱼肉,一盘鱼端上来,一些看似多余的“零部件”可别扔了,完全可以看人挑着吃。

  鱼脑和鱼眼可以让小孩多吃点。

  鱼脑中富含俗称“脑黄金”的DHA,还有磷脂类物质,有助于大脑发育。还有一种说法,叫“吃眼补眼”,这个说法也有一定道理,DHA还能促进孩子的眼视网膜发育。所以建议大家在做鱼的时候,不要把鱼眼烧焦,保持它的完好,尤其是深海鱼眼对补眼更有好处。

  年轻人可以多吃点鱼肚和鱼皮。

  这个大家都知道,鱼肚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而鱼皮也是养颜护肤的保健佳品。

  中老年人可以多吃点鱼鳞和鱼骨。

  我想,大家不爱吃鱼鳞,最主要还是心里别扭,不喜欢那味道,其实完全可以做成“鱼鳞冻”。把鱼鳞洗干净,加点清水,盖过鱼鳞就行,炖七八分钟,炖到鱼鳞卷起来即可,过滤、冷却,等凝固时就可以吃了。我喜欢把鱼鳞冻放到冰箱里冻成块,想吃的时候拿出来蘸上香菜、小葱、辣椒、白糖和香醋。吃鱼骨我也有个小方法,可以把它烤干磨成粉,混在凉拌菜里多吃一点,真是天然的补钙剂。

  最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教授杨力提醒,从中医角度来说,鱼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性温的,如鳝鱼、泥鳅、带鱼、草鱼、鲢鱼等,这些鱼都偏热,具有补血、补气的功效,但热性体质和有皮肤病的人要尽量少吃。

  二是性凉的,如墨鱼、甲鱼、鱿鱼等,一般在夏季或者属于热性体质的人可以多吃。

  三是性平的,如黄鱼、鲫鱼、鲤鱼、鲈鱼、平鱼、沙丁鱼、鲭鱼等,这些鱼不管寒性和热性体质的人,都可以吃。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Copyright©2004-2024 中国食品行业网 版权所有 网站首页 新手帮助  |  信息发布规则  |  版权隐私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