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油限价政策的延长期限已到,是否继续延期仍是悬念.消费者关心的是食用油价格何去何从?而令食用油生产企业焦虑的是,由于长期对食用油价格的行政干预,随着CPI指数的不断推高,其价格与成本倒挂的现象势必更趋严峻.
榨得多亏得多
近日,有多家媒体报道称:"由于食用油限价结束,加上作为原料的花生价格大涨,鲁花品牌的花生油涨价5%,涨价通知已经在全国下发.""在日渐沉重的成本压力下,鲁花成为第一家公开宣布食用油涨价的大型企业."
"我们未接到总公司有关花生油涨价的通知."本周,本报记者就鲁花花生油涨价事宜电话连线鲁花集团驻北京、广州、深圳、福州等大城市分公司,均得到了同样的答复.而在北京的物美、易初莲花等大型超市,销售人员的答复与之也完全一样.而且,记者也没有发现其他品牌食用油跟风涨价和消费者抢购现象.
记者还致电中粮集团和金龙鱼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没有涨价计划,企业通过优化管理,提高产能和效率,控制成本,供应高品质产品,维护市场稳定和满足消费者需求.不过,业内人士称,油企已失守盈亏平衡点,变成"榨得多亏得多",随着成本与销售价格倒挂,开工率也下降到仅约四成.
有关食用油价格事宜,4月份生产厂家曾有过较强烈的涨价意愿.当时国家发改委约谈相关企业,要求延长食用油限价政策延长至6月份.目前,限价政策3个月的延长期限已到,是否继续延长,有关部门仍未明确表态,是否继续约谈也未见报端.食用油涨价事宜却被各种报道、揣测搅得风生水起,扑朔迷离.
不过,也有媒体称:"限价令可能再次延期至8月15日.过了8月中旬,随着中秋节和国庆节的来临,食用油价格有可能会普遍上调."尽管该消息未得到证实,但金龙鱼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成本与销售价格仍是倒挂的局面,至于今年内是否会提价暂时不好说.
看来,食用油价格确已站在了十字路口.
谨防价格反弹和以次充好
对于食用油价格未来走势,大多数观点认为,涨价是大势所趋.因为如果一味地执行限价政策,靠行政命令压制食用油价格,实际上是治标不治本,并且暗含着隐忧.因为行政手段的过度干预将使市场调控机制长期无法发挥作用、市场的定价机制扭曲,一旦销售价格与市场实际价格过度背离,其潜在的涨价压力就会达到极限.此前就有多位业内人士警告说:"限价政策结束后,一旦出现价格反弹,恐怕再动用行政命令也无法控制,食用油价格会呈井喷式增长,这是我们必须警惕的.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积极发挥市场杠杆的调节作用."
著名财经评论人叶檀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更是直言不讳:"这样做等于是由企业来支付涨价带来的成本,如果企业不愿意支付这个成本的话,那么企业就会以次充好来变相涨价;而在整个价格体制没有理顺的情况下,包括上游原材料依然在涨价,流动性泛滥也没有得到根治,处在下游的一些成本的抵抗力比较差的一些企业就会关门大吉."
食用油应当涨价的观点在一些城市得到了验证.据深圳某报报道:"到沃尔玛购物的王女士惊讶地发现,两个星期前还只要107元的5升装鲁花一级压榨花生油如今变成了124.8元.在深圳的其他几家超市,部分品牌花生油已开始涨价."本报记者也从鲁花集团深圳分公司一位女士那里获悉,虽然没有接到总公司统一的涨价令,但在深圳一些超市里,食用油价格早已悄悄上涨.
涨价有动因
尽管鲁花集团驻几大城市分公司否认已得到总公司关于食用油涨价的通知,但不容置疑的是,食用油涨价的内在动因的确是存在的.由于物价上涨带来的压力,导致食用油生产原料花生和大豆价格持续攀升,由此必然推高食用油生产成本.
据悉,鲁花花生油涨价的传言源自花生价格的大幅攀升,一年来几乎翻番.另外,国际大豆价格高位运行,这些因素都可能推升下半年食用油价格.齐鲁证券的最新报告预计,后期若相关部委放松价格管制,预计包括大豆油、玉米油等在内的食用油联袂涨价将会轮次展开.
以豆油为例,目前进口毛豆油价格每吨约10500元,毛豆油精炼后装瓶成为小包装食用油,精炼成本每吨300元左右,如果用进口毛豆油精炼,小包装大豆油的成本每吨10800元,而目前受限价等因素的影响,山东精炼豆油的价格每吨约9800元,江苏张家港精炼豆油每吨约10000元,加工企业每吨亏损800元-1000元.
业内人士表示,如果加工企业使用进口大豆压榨大豆油,目前进口大豆的价格每吨约570美元,大豆进入中国需缴纳3%的关税和13%的增值税,按照1美元兑换人民币6.45元的汇率计算,进口大豆到厂的成本价格约为每吨4265元,大豆初榨的成本约为每吨120元,总成本每吨4385元.中华油脂网监测数据显示,今年7月8日,广州地区毛豆油(四级)每吨9650元、豆粕每吨3250元,企业出售豆油、豆粕可获得的收入约4337元,除去成本每吨4385元,加工每吨大豆亏损48元.
上述人士说,实际上,大型企业使用的大豆不少是在价格更高的时候进口的,当时进口大豆每吨达到580美元-600美元,平均下来,目前加工每吨大豆要亏损200元左右,这种情况已持续半年.
国内两大小包装食用油供应商,中粮集团和益海嘉里集团承受的压力或许更大.2010年12月,有关部门召集中粮集团、益海嘉里集团、中国中纺集团公司等企业座谈,要求以上企业保证食用油供应,同时对价格作出要求,业内人士说根据限价要求,大豆毛油、菜籽毛油价格均控制在每吨9200元左右.
治标更要治本
记者注意到,食用油涨价呼声四起之时,恰逢中国公布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本月9日公布6月CPI显示同比增6.4%,涨幅创35个月来的新高.通胀问题引起了决策层的高度重视.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周末调研时称:"要准确判断经济形势,认真研究和及时解决影响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食用油作为居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有着极大的刚性需求.如果任其大幅涨价,是与中央"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的精神相违背的.但不涨价,企业就面临生产成本高企所带来的生存压力.可以说,只要CPI不降,食用油、日用品、方便面这些关系到百姓民生的物品就摆脱不了涨价的"紧箍咒".
面对如此两难的困境,专家学者们也纷纷献计献策.叶檀认为,从资本追溯的理论来说,有两个方法来应对目前的通胀压力,一种方法是紧缩货币流动性.具体来说主要是加息和发放更多的高息国债,这是比较常规的方法.另一种方法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让企业消化成本压力,同时要提高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这两个是治本的方法.